(原标题:一篇“轻松愉快”的公司分析)
这是我“从0开始”,分析腾讯的第八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
“从资产端来看,腾讯就像是两家公司:腾讯产品公司,和腾讯投资公司。
可以近似看做,这家“腾讯投资公司”,2020年的摊薄ROA=540/6909=8%。
而另一家公司,“腾讯产品公司,”以6425亿的总资产,产生了1601-540=1061亿的净利润,摊薄ROA=1061/6425=17%。
再考虑到权益系数,腾讯产品公司的ROE,至少是25%以上,而腾讯投资公司的ROE,想超过15%都难。
那么,腾讯为什么要做投资业务呢?自己那么赚钱的产品业务,做起来不香吗?
换句话说,这个看起来不赚什么钱的投资业务,对于腾讯而言,有多大的意义呢?”
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里,我们在腾讯的报表里,至少找到了以万亿计的宝贝。
在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腾讯,就可以看到之前的文章。
腾讯的资产负债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后面的文章,我会逐步展示我的思考,和我认为的答案。
我们先来继续把报表看完。
有了前面阅读资产负债表的经历,如果你还看过我过去的公司分析文章。
那接下来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就看起来太容易了。
这篇文章,大多是轻松愉快的部分,我们开始吧。
01 超低损耗
先来看利润表。
2020年,腾讯一共有4821亿营收,主要分为3大业务:
增值服务2642亿,占营收比55%;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1281亿,占营收比27%;
广告823亿,占营收比17%。
同时,公司产生了2605亿成本,毛利润2215亿,毛利率46%。
这是利润表的开头,我们直接跳到利润表的最后。
2020年,腾讯报告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8亿,归母净利率33%。
从毛利润,到归母净利润,是617亿的损耗,损耗率13%。
这么低的运营损耗率,是非常少见的,多见于不需要“运营”的公司。
我之前分析过的万华化学,就是这样的特征。(后台回复万华化学可以看到,小心错别字)
但对于腾讯这样的,以管理和技术为驱动的公司,往往管理费用和研发投入会很高,为什么会出现只有13%的损耗率呢?
我们把运营损耗打开,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其中,单是管理费用,就已经有676亿,超过了617亿的运营损耗,说明其他部分,一定有正向的收入。
除了管理费用,还有大头就是销售费用了,一共338亿,占营收比7%。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加起来就已经21%,这个13%是怎么出来的呢?
原因在于“其他收益净额”,这个科目,一共571亿,是正向的收益。
这个其他收益净额,主要就是前文讲过的,损益资产带来的损益,373亿。
以及,处置收益244亿,再减去114亿的无形资产减值。
前面文章,已经很细致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02 变身
腾讯的营业成本和费用,披露方式和A股有些不同,没有采用拆分的方式披露。
所以,用下面这种方式,会更有感觉一些。
2020年,腾讯营业成本2605亿,销售费用338亿,管理费用676亿。
一共是3619亿,进一步打散、拆分后,变成以下几部分:
1、可以几乎都划归营业成本的部分,包括交易成本、内容成本、带宽和服务器托管费。
交易成本,主要是银行手续费、渠道和分销成本。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岔开说几句。
早几年,流传“互联网公司要颠覆银行”的言论。
理由之一,就是大家都用微信转账了。
但是,居然没有几个人知道,用微信转账,银行也是要收钱的。
你看这些年,以零售见长的招商银行,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今年股价也创出新高。
我过往分析银行的文章,想看的话,公众号后台输入银行,或者招商银行即可。
我们接着回来。
内容成本,主要是腾讯买游戏、音乐、文学等版权的成本。
最后一个带宽与服务器托管费,比较容易理解,不多讲。
上面说的这些,交易成本1076亿,内容成本583亿,带宽219亿,一共1878亿,占营收比39%。
公司披露的营业成本,一共2605亿,这多出来的700多亿,我估计是大头有几块:
员工工资、云服务基础设施的折旧、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
2、分散于营业成本、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员工薪酬,一共696亿,占营收比14%。
顺便说一句,腾讯的工资真的是让人羡慕,看看这张图。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薪酬高不高,不能直接用绝对数值看,要看员工薪酬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
前者代表给员工的钱,后者代表给股东的钱,如果公司赚来的钱,大多给了员工,从股东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个好生意。
拿腾讯来举例,公司1601亿的利润,636亿的员工薪酬,从股东的角度来说,这600多亿,给得不算亏。
3、推广及广告费,一共266亿,除了销售人员工资,销售费用基本都在这了。
03 难得简单
再来看看现金流量表,这部分很简单。
2020年底,腾讯年末有类现金1528亿,年初是1330亿,增加了198亿。
这198亿的变化,主要来自于:
经营现金1941亿;
投资现金-1820亿;
融资现金136亿。
经营现金/净利润,大约是120%左右。
腾讯的现金流量表,想想就知道很漂亮,我就不多说了。
到这里,腾讯的三张报表,我们都看完了。
有没有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
哈哈,我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因为前面做了太多细致的分析。
所以,我把前面分析的一些大的结论和疑问,在这里规整一下,然后我们再继续。
目前的结论和困惑是:
1、腾讯的财务状况还是不错的,有息负债不多,现金不少,互联网特有的没有存货,应收账款整体和TO B业务都周转正常。
2、腾讯的资产负债表中,藏着三个小宝藏,和一个大宝藏,不清楚的话,公众号后台输入腾讯,看看前面的文章。
3、如果把腾讯分成腾讯产品和腾讯投资两家公司,初步看起来,后者赚钱能力远低于前者,为什么腾讯要做这个呢?未来这个业务会怎样呢?
在后面的分析中,我将逐步给出我的思考。
04 再相逢
有些读者可能会发现,一直到这里,我们只是从数据、从商业逻辑层面,试图了解腾讯。
可是,我们甚至没有提过一个问题:
腾讯,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
普通人,第一步想到的会是:微信啊。
可是,你仔细想想,腾讯除了微信,还有QQ,还有王者荣耀,还有QQ音乐、网络阅读、视频,总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对了,还有前几篇文章,给大家看的,五花八门的投资。
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过去,我们都说互联网巨头是BAT(当然现在已经变了),其中,百度是一家搜索公司,阿里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腾讯呢?
这里,就涉及到腾讯的历史、腾讯的基因,以及创始团队的风格了。
我们来了解一下,腾讯的过去和现在。
这不是要八卦,这些,对于了解腾讯的竞争优势,以及投资的决策,有很大帮助。
我并不打算用太多笔墨,去细致描述腾讯的历史,但这一段非常有意思。
想要研究腾讯的读者,下面这本书,我认为是一本必看的书。
链接这里放不了,公众号去找找吧。
05 追忆当年
腾讯成立于1998年,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成立于11月11日。
多年后,马云创立的光棍节大火的时候,不知道腾讯的创始人们,有没有想起这一天。
腾讯的创立团队,一共有五个人:
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
如果各位去看腾讯的年报,会发现这5个人,有3个还是“现役”状态。
张志东,最早是技术的负责人,后来退休了。
曾李青,最早负责销售,后来离职了。
剩下三位,小马哥,就不用介绍了,在中国可以算是妇孺皆知。
许晨晔,目前是公司的CTO(首席信息官),请原谅我一直分不清楚他和任宇昕,囧。
这家公司,创立之初做的东西,各位都想象不到,是和BP机有关的服务。
如果你看懂了BP机几个字,你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年龄。
跟所有创业团队、尤其是在快速变化行业创业的所有团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小马哥他们,根本谈不上什么战略规划之类的事情。
那时候,能糊口就不错。
团队天天想的是:下一单生意在哪儿,几乎是逮到什么做什么。
后来,主业没做起来,但小马哥机缘巧合,做了一个叫OICQ的东西。
看得懂这个名字的,你的年龄又暴露了一次,哈哈。
这个拗口名字的小产品,后来改名为大名鼎鼎的QQ,延续至今。
06 起航
当年,QQ不像如今,是个摇钱树(其实又不是摇钱树,后文再讲)。
那时候,这个天天“滴滴滴”乱叫的小东西,简直就是个天价喂养的宠物。
整个团队四处接活,能接到什么活就接什么活,就为了给这个小东西,买服务器养着。
但是,没什么收入。
为什么不赚钱,也要养着?
不得不说,小马哥他们那时候,就有了“烧钱买流量”这种高端思维。
哈哈,其实说得太高大上了,说得通俗一点:
他们养着这个小东西,仅仅是因为,用户增长很快,不舍得放弃,在他们心中,一直觉得:
这么多用户,我总是能想出赚钱的办法吧?
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办法,那就是和中国移动合作。
具体的合作内容我不再细讲,跟如今关系不大,有兴趣的话,去看上面那本书。
再后来,由于巨大的用户数量,以及搭上了中国移动这艘大船,腾讯在2004年上市了。
从此,开始跌跌撞撞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互联网巨无霸。
下一篇文章,我将带着读者们,坐着小船,一起经历腾讯这些年的风雨,慢慢找到,腾讯如此赚钱的秘密。
我们下一篇见。
想看某家公司分析的话,在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公司名称即可(比如腾讯)。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上证指数(SH000001)$ $阿里巴巴-SW(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