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国产PLC不崛起,制造强国又从何谈起?

来源:维科号 2021-08-11 08:59: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产PLC不崛起,制造强国又从何谈起?)

       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央和各地方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同时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深化应用,制造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在工业现场,由于最靠近底层工业设备,工控系统软硬件在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控系统主要由PLC、DCS、SCADA等系统构成。PLC通常作为重要的底层控制部件应用在SCADA和DCS系统中,用于实现工业设备的具体操作与工艺控制,是工控系统的重要基础。PLC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PLC的基本构成为: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以及编程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1.PLC市场发展迅猛,外资占大头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对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作为工业控制最为重要设备之一的PLC市场发展迅猛。2020年,中国PLC硬件市场规模约112亿元,但外资市场占有率近九成,主要以欧美系的西门子、罗克韦尔,以及日系的三菱、欧姆龙为主。

       在2020年外媒《Robotics&Automation》评选出的前22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制造商榜单中,西门子、霍尼韦尔、施耐德、ABB、三菱电机等众多工控巨头企业赫然在列,仍然是欧美日占主导地位,其中日本公司有9家,德国公司5家,美国公司2家,中国1家。

       外资品牌PLC把握着绝大部分市场,尤其是在中大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主要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产工控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持续发力,台达、中控、和利时、永宏、安控、台安、丰炜、傲拓、信捷、科威、正航等众多国产PLC品牌,凭借较好的性价比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国外工控巨头相比,国内公司在开展PLC业务时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需求优势、产品定制优势、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响应速度优势等。

       2.奋力追赶,国产企业需把握PLC发展趋势

        国产工控企业要想在PLC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除了不断深耕传统的PLC产品市场之外,还应把握PLC技术的发展趋势,紧跟市场潮流,推出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来看,PLC产品主要呈现出以下的技术发展趋势:

       (1)产品两极化

       一方面,大力发展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和超小型PLC,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向高速度、大容量、技术完善的大型PLC方向发展,以适应人们对PLC信息处理的高速度以及大容量方面的需求。

       (2)通信网络化

       PLC网络控制是当前控制系统和PLC技术发展的潮流。PLC与PLC之间的联网通信、PLC与上位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已得到广泛应用。

       (3)产品模块化、智能化

       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各种控制系统的需要,近年来,智能I/O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专用智能模块在新产品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功能,扩展了PLC的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编程语言和工具的多样化和标准化

        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软件进步的一种趋势, PLC厂家在使硬件及编程工具换代频繁、丰富多样、功能提高的同时,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协议、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等方面逐步走向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

        3.不惧挑战,国产PLC企业需乘势而上

        从技术发展来看,国产PLC替代空间极大,专、精、高和深挖细分市场或许是国产PLC的“出路”。国内厂商需要提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把握住未来PLC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扩大市场份额,争取话语权。此外,国内企业应该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政府也应给予国产中小企业的支持。

       目前,各“卡脖子”行业的国产化替代在国内各方的努力下加速进行,工控领域的自主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下,PLC市场具有超大的增长的空间,国产品牌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增长,还尚需时间的考验,尤其是替代国外大型头部企业的大中型PLC市场份额,这也是未来本土PLC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