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投资就是死捂不动吗?)
昨天我说阶段性减持了逆变器,马上就有人喷,说我不是价值投资。这意思只有长期死捂不动才是价值投资。这到底是谁定义的呢?
我们就掰扯掰扯,看看价值投资大师们是怎么做的。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全球首提“价值投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以远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一揽子股票,在估值恢复到净资产左右时悉数卖出。
格雷厄姆的高徒巴菲特,1956年成立合伙公司,1969年卖出所有股票,解散合伙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是股市高估:“可惜,我看不到任何机会,看不到任何希望,没办法把最后一年的业绩做好。我也不想拿别人的钱误打误撞碰运气。我和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合拍,不想为了辉煌谢幕而做自己不懂的投资,不想毁了这么多年的好业绩。”
看来,无论是巴菲特,还是格雷厄姆,都没说过价值投资就是“死捂不动”。在巴菲特投资的早中期,除了少数打死也不卖的收藏品,大部分都会在高估时果断卖出。大家看到最近10多年巴菲特长期持股不动,那是因为资金体量太庞大,只能做大股东,你见过大股东在自己的股票上高抛低吸吗?有意思的是,巴菲特的收益率也随着资金增长出现递减现象,由30%、20%回落到10%附近。
巴菲特的另一个老师菲利普?费雪倒是基本持股不动,然而其子小费雪说,其父晚年的投资业绩并不好。看来无论是谁,都有看错的时候。就收益率而言,小费雪要好得多。
所以,如果手里不是握有千亿巨资,投资思路也不必完全僵化。“价值投资”=“死捂不动”,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