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期走到哪里了?)
预测或者预判周期的高低区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人总是会强加自己的逻辑,最后形成执念。且不说60年的大周期,就是3-5年的小周期预测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所以相比于预测,跟踪应对是更好的策略。预测的目的在于寻找核心的变量所带来的的风险或者机遇,然后进行评估判断,其实也可以作为跟踪判断的逻辑。
周期性疯狂以及极度悲观带来的机会往往是非常可观的,周期性行业的投资其实就是人性博弈的过程。低点的时候需要寻找逻辑建立的机会,而高点需要时刻考虑面临的风险,小心的假设求证。周期性股的高波动属性决定了,2-3个月可能就是天堂地狱的差别,不是大牛就是大熊是最真实的写照。
毫无疑问的,我是相信在接下来的2-3个月,周期股会成为市场表现最靓丽的板块之一,这种系统性的机会去年开始,到今年有持续3-4轮的爆发,每一次都带来巨大的超额收益。这是不是本轮短周期的最后一次爆发,说实话没人100%知晓,“牛不言顶,熊不言底”或许是更能回答这个问题,但从过往的经验或者经济规律上,或许可以进行简单的推测,当然这种推测过程可能会因为宏观经济或者流动性的变化导致错误,这是正常预测过程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当前周期股所处的位置?
按照我对周期性行业个股的理解,目前其实是处在第三阶段——业绩的主升浪。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商品价格处在高位或者高位震荡,个股的业绩因为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大规模的爆发,业绩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大爆发,投资者对业绩的预期以及容忍度也在大幅度的爆发,典型的钢铁煤炭,基本金属,锂电金属,化工从近期的中报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但是进入这个阶段,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是,能够持续多久我们是很难判断的,上轮注周期持续的时间也就1年不到的时间,股价的表现也相对差。
我之所以还认为周期性个股还有系统性的机会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相比于猪周期时候的个股普涨,而且涨幅巨大,本轮周期性个股的涨幅并不大,甚至二三线的个股涨幅远没有跑赢商品的个股涨幅,股价远远落后基本面表现,这明显给的预期太悲观,补涨往往伴随着业绩的爆发,甚至到今年三季报依旧可以看到异常靓丽的业绩;(2)夏末秋季是中国经济传统的旺季,近期的疫情持续的对经济形成干扰,夏季多雨,这个时候工业大宗的价格是易涨难跌的,在高盈利的预期下,商品价格的上涨,更能带来持续的预期的乐观;(3)目前行业景气度高的行业,要么已经在天上,要么已经非常贵,从盘面的资金流向来看,周期的性价比其实是最高的,而且经过长期的调整后,预期开始逐渐发酵。
当前经济所处的位置?
国内经济定位已经比较清楚,社融,新出口为代表的内外需开始逐级回落,经济走向衰退;而美国经济强力依赖的消费,其前景也愈发悲观,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较上月骤降11点,至70.2,创201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未来主要经济体除欧洲外逐渐走弱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可以期待新一轮的大放水,而中国已经开始。宏观经济的见顶回落,意味着大宗的需求,会进入逐渐的减弱,而后加速下滑。
内需:
外需:
当前大宗价格所处的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 ,对大多数商品来说,需求最好的时候正在过去或者已经过去,这点从宏观经济上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未来大宗价格判定面临更多的是供给端的变化,而供给本轮是在增加价格的弹性或者高度。就拿电解铝来说,如果电力供需相对正常不会有这么高的价格,可是就偏偏不正常,各个商品都相互影响。如果未来需求端恶化的更快,即使需求端依旧减量,对于未来的价格不应该有更大的期待,起码从需求端周期不应该有。如果以10年角度看,目前的价格不会是高点,甚至可以说依旧非常便宜,但就未来的1-2年,大部分产品三季度会不会是高点是比较难说的。可以想一下就会发生什么:需求逐渐回落,供给依旧收缩,价格能不能维持高位是很难判断的。而大宗的金融属性或许是不错的推动力,或许还有一些比较乐观的事件,比如取消关税,这太复杂,不确定的变量也更多。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自然是有的,或许对汽车的需求可以更加乐观一些,毕竟也是拉动大宗需求的核心动力之一。冲高点之后的,缓慢回落或者逐渐的震荡走弱可能是更现实的答案。
在通胀远期看来维持高位,大宗价格依旧短期难跌的情况下,目前股票估值似乎依旧是比较便宜的,国内流动性放水也有提升估值。对于股价来说,不仅仅受到企业盈利的影响(16-17年大宗上涨),也受到流动性的影响(14-15年大放水,股价猛涨),会更加的难以抉择,更好的策略就是应对或者做趋势,大家担心的事情兑现以前一直可以保持乐观,不过博弈加剧是一定的。
定位如果没有问题,跟踪就更重要,变量逐渐的考虑进来,乐观中保持谨慎,时刻注意出现的风险,需求依旧是最大的那颗雷。
@今日话题
$紫金矿业(SH601899)$ $中国铝业(SH601600)$ $中国神华(SH6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