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据宝藏”亟待有序挖掘)
你是否想过,你所拥有的数据资产距离变现还有多远?
自2020年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后,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纷纷求解对数据宝藏的合法合规挖掘,探索如何加速数据资产流通和交易。
近日,瞭望智库在京召开“探索数据资产评估方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闭门研讨会,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痛点与对策。瞭望智库与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共同发布的《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更是对天生具有“数据密集”特点的银行业数据资产运用进行了探讨。
定义、确权、估值、流转均待破题
今年的一些新动向释放出数据要素正在走向舞台中央的强烈信号。2021年7月,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出台,朴道征信、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相继成立。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数据已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热门资产,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尚未有涉及数据权属问题的法律法规,现实中关于数据如何确权争议很大,如何对数据资产进行定义、确权、估值及交易流转,仍是难题。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朱勇认为,并非所有的数据都能称之为数据资产,只有关乎国家治理能力,能够成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关键依据或具备重大商业价值的数据资源,才是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的对象。
专家普遍认为,数据确权应更多关注使用权,淡化所有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李连三表示,很多数据的产生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主体多、权益关系复杂,从数据所有权视角看,很难界定数据权属,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立法和实践中并没有对数据所有权进行清晰界定,而是侧重于数据的合规使用问题。
银行机构从业者对此也有感触。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信用卡中心副总裁谭少慧表示,数据确权是机构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在以个人信息作为交易对象的场景中,数据的所有权大概率属于个人,但对于将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后的数据,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确权机制和保护体系。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副总经理潘润红认为,由于数据确权和估值缺乏相应依据,造成了两大困境:一是金融机构按照审慎管理的原则,不愿、不想、不能共享数据;二是由于缺乏针对金融数据的评估体系、可信流通体系,进而无法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机构的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面临更高要求
多数专家预测,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以及数据要素的生产大户和需求大户,是我国最有可能率先培育出数据要素市场的垂直领域。潘润红表示,数据正在推动金融服务的迭代再造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升级,未来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将不仅包括存款、贷款,还将涵盖数据、平台等新型资产。因此,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须在存好、用好、做活数据等要素上下功夫。
同时,银行机构的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业协会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健表示,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内部各个业务条线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对业务的重要性也有差异;另一方面,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呈现零散式分布,横向纵向割裂,部门之间、条线之间对客户数据配置水平不一致,加大了后续数据整合和应用的难度。如何规范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挖掘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数据治理举措来实现数据的可见、可管、可用,如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应用的优良数据资产,对银行机构来讲都面临着更高要求。
实际上,商业银行的探索已经启动。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史晨阳在介绍《白皮书》时表示,数据资产价值的计算方法就像解一道应用题,要使用最朴素的、都能理解的方法,即先确定算什么,再知道怎么算,最后采集数据、代入公式得到最终的价值。这是《白皮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商业银行目前的实践方法。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业内专家热议的焦点之一,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手”各自如何平衡、如何形成合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认为,数据资产及数据市场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实践层面很难由市场主体自行调解,需“政府之手”参与协调。因此在进行数据要素的整合、开发、交易时,可通过制度设计将这类外部性“内部化”——正向外部性使主体受益,负向外部性让主体受到惩罚。
谭少慧也认为,建立公开的数据交易市场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清晰的顶层设计,需要“看得见的手”进一步谋划。目前数据交易市场以单对单、点对点的个体交易模式为主,数据价格不公开、不透明,规范性也有待商榷。通过积极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是专家们较为一致的看法。
而在市场方面,畅通数据开放共享机制迫在眉睫。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谭浩表示,以金融业为例,金融机构首先须破除内外部的各类有形、无形的条线壁垒和板块分割,在全机构畅通数据开发共享机制,通过内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手段整合分散数据,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完善数据供需对接的机制,制定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和需求清单,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其次,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市场上交易平台、交易中心的有序运作。这些机构一旦设立,就应配合市场政策与规则,更好地协助数据的交易和流通。
朱勇建议,不仅是市场端,政府各部门也要充分沟通,牵头引导各方共同打破数据孤岛,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标准化服务接口,规范数据资产交换,释放数据价值,发挥倍增作用,创造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