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工也要“集采”?不同于医药!价格早已完成下降.....)
8月23日,一则关于军工行业或将“集采”的消息在二级市场中蔓延开来,霎时间,恐慌情绪骤升。网友们纷纷表示“军工会不会像医药一样受到“集采”政策的暴捶”。
实则网友们口中的军工集采是起源于由陆军装备部于8月20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其中,大批量阶梯降价、控价让利、竞争择优等词汇让投资者不禁将这次的倡议书与医药行业的集采联想到了一起。
或受此消息影响,军工板块24日盘中回落走低,截至发稿,捷成股份跌逾15%,中光防雷、新研股份跌幅超13%,安达维尔跌逾12%,天秦装备跌幅超9%,上海沪工、鸿远电子、四创电子等跌幅超7%,海兰信、七一二跌幅超6%。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此次投资中们口中的“集采”最早要追溯到“十三五”初期,中央军委批准下发的《全军装备采购制度调整改革方案》。而此次发布的陆军装备部发布的倡议书仅为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一部分。
事实上,自去年11月份以来,在航空领域就已经实行了类似于“集采”的大单采购模式,而降价的幅度并不同于医药“集采”动辄价格下降70%到80%。军品价格通常是阶梯降价,比如生产一千台某装备降价5%,生产三千台再降5%,从未也不会大幅降价。
针对降价,中信证券表示,在过去一直在进行价格管控的情况下,军工行业已经在过去连续几个季度持续兑现业绩,价格调控并未影响业绩高增长。我们对“军工行业自Q3拐点向上”的观点不变,军工行业的发展确定性自三季度得到验证的逻辑不变,“与半导体、新能源同属于景气赛道,符合长期政策导向”的长期趋势不变。
截至目前,各大军工上游核心公司的半年报均已披露,以高温合金为例,行业内公司H1业绩表现均超出市场预期。
抚顺特钢20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50.5%/49.5%,位于业绩预告中枢,为历史最高单季利润;钢研高纳2021H1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24.12%,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98.19%。
优异的业绩表现下,市场对于军工股的热情骤升。军工板块自5月中旬以来持续走强,期间国防军工指数大涨35%。8月23日,军工板块更是创出了半年来新高,指数较年内低点上涨近5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