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丨进一步发挥货币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日前,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结合会议内容与会议精神,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为了更好地应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保障国内经济恢复稳固均衡,仍需努力维持信贷积极投放,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改善当前的融资环境,发挥跨周期政策的效果。
总量方面,提高社融增速以支持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发力和信贷支持政策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升,实现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目标。结合今年经济环境以及对于下半年的展望,实际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9%左右,全年名义GDP增速可能会在13%附近。结合历史经验来看二者的增速差,对应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的合意区间大约在11%以上。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从地方债到基建增速抬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要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基建托底效果,下半年就需要逐步发行地方债,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财政积极发力也将带动基建等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刺激实体对于融资的需求,银行有望获得更多优质项目,从而助力信贷增长。随着财政积极发力带动基建以及相关产业的融资需求抬升,金融机构还将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融资环境。
结构方面,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不仅要对于制造业整体加大支持,政策还将进一步提升对于绿色工具、小微企业发展的关注。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主要包括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制造业的工作机制、加强制造业企业精准纾困和风险化解等三个方面。其中关于信贷特别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前主动对接制造业小微企业续贷需求,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银行保险机构要提高敢贷愿贷的积极性,预计后续制造业贷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政策将积极引导绿色信贷投放,促进绿色发展。今年3月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指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将要向绿色金融标准倾斜,带动我国绿色事业发展,实现金融与生态的良好互动。
大型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还需要在政策引导下贯彻普惠金融理念,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助力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于投向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此外,今年监管部门明确禁止地方性银行跨区域经营,实际上也在倒逼中小银行深耕本地,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继续“量增、价降、面扩”。监管部门还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伴随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会给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空间。
跨周期调节是在逆周期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考量,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包含了防风险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并没有消灭经济周期,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经济的短周期下行压力,因此跨周期的政策设计更需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拿捏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来看,结构性压力和周期性压力并存,宏观政策不止要关注下半年,甚至要关注明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未雨绸缪,尽可能降低或对冲明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提前布局财政及信贷等政策,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政策方向上看,下半年财政把握预算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央行“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都在朝着宽信用的方向努力。在稳增长逻辑的支撑下,服务实体经济将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综上,7月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此需要货币信贷政策适度支持。在政策的跨周期设计下,信贷总量上增长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通过银行资本补充、负债端成本控制等方式,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信贷结构上要跟随政策指导,更多流向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障国内经济稳固恢复、均衡发展。
(作者:明明 编辑:陆跃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