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批准向华为出售汽车零部件芯片?华为:正在核实)
路透社25日消息,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经批准了供应商数亿美元的许可证申请,允许其向华为出售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芯片。
报道称,在近几周和近几个月,熟悉流程的人士告知路透社,美国已批准供应商向华为出售用于视频屏幕和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的芯片。
图源sougo
制裁之下,手机业务停滞不前,汽车成为华为押注的输血业务。不过从另一个层面讲,一旦中国的半导体国产供应链有了质的飞跃,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从当前中国芯片发展的趋势看,这种场景并非没有可能出现。
顶住禁令大山,决不放弃手机业务
从2019年5月开始,华为经历美国多轮制裁,也从一开始的禁止使用美本土技术相关元器件、停用谷歌GMS服务,逐步发展为对华为芯片业务及5G相关技术的打压。今年3月,美国进一步限制向华为供应的可以用于5G设备的产品,包括半导体天线、电池等零部件。
“美国禁令”之下,华为手机终端业务受到挑战,7月底,华为发布了P50系列两款新手机,不过均只能支持4G网络,而华为更为高端的Mate 50系列,今年大概率不会再发布。
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在今年一季度已经跌出全球市场前五,根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显示,以往稳居前三的华为已经跌出前五,被归为“Others”行列。
华为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手机所在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线销量较去年同期萎缩了1201亿元人民币,降幅高达47%。
图源pixabay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手机芯片库存越来越少,虽然还能够向市场供应手机,但现货不足。
另外,受制于5G射频前端芯片,即便华为能够在新机上搭载麒麟9000 5G处理器,也无法支持5G网络。
无论是只能发布4G手机,还是市场份额大幅下滑,都跟美国的制裁直接相关,但华为也会坚守手机业务的阵地。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我相信我们消费者业务能活下来,我们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他还举例到: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但在全屋智能、音频、显示设备、运动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大发展。
维科网认为,华为在核心的手机业务受重挫之下,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弥补“失血”,造车相关业务或将成为发力方向。
不碰房地产,汽车战略不动摇
房地产、汽车、手机是全球前三大工业领域。
华为说过不会去开发房地产,但业务涉及全屋智能,可以服务到与房地产业务契合度较高的家庭市场。对于汽车业务,郭平强调了华为的一贯战略:华为不造车,帮车厂造好车。
而汽车是全球的第二大产业,华为为车厂提供增值ICT部件,近段时间,手机以及科技企业造车的新闻非常多,小米、滴滴、百度造车的新闻层出不穷,有关“华为造车”的话题此前数度引发行业讨论,但华为不造车的决心却并未动摇。
在是否造车相关问题的回应上,华为多次引用创始人任正非在2020年11月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该文件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并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就在最近的在8月20日,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通过公开挂牌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其高层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长安汽车高端智能电动车项目公司将由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共同合资组建,此举被媒体解读为“华为首家参股汽车企业”。
华为随即予以否认,表示其“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图源sougo
不可否认,智能汽车确实是当前的重要风口。一方面,是国内每年都在激增的新车销量和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汽车的智能化以及车联网化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智慧化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在飞速提升。中国现在年需求近3000万台车,未来会更多,即便只做中国市场,每年从每台车上平均能够获取一万人民币的收入,市场空间也足够大。如果放眼全球,全世界每年8000万辆的汽车需求,如果都逐步实现智能化,这会让本就拥有强大的国际化布局的华为有更多市场想象空间。
不造车的华为,在车辆智能架构、智能网联、云计算等技术领域却有较深的积累,正深度介入车载操作系统、软件升级服务、出行平台服务等。
7月份,华为在其官网宣布,华为已与大众汽车的一个供应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该协议包括华为4G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涵盖装有无线连接功能的大众汽车。该协议是迄今为止华为在汽车领域达成的最大许可协议。此外,华为的车企朋友圈还包括赛力斯、长安、北汽等企业,逐渐形成以ICT技术服务为核心的“5G汽车生态圈”。
显然,在手机销量大幅下滑之后,面对来自内部的压力和外部的呼吁,华为并没有改弦更张,跟随今年的这一波造车浪潮,短时期内应该都还是看不到华为汽车。
相比于用卖车来填补手机业务,对于华为而言,加速将过去的供应链“备胎”扶正,系统性地解决供应链的短板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