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山脚下有群“草上飞”)
背起行囊,拿上一把弯刀,一行人向苍莽的大山深处走去,远方就是连绵雪山。
他们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大邑管护总站的巡护队员,常年在山林穿行,一天跋涉二三十公里是常态,人送他们外号“草上飞”。
队员们巡护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是邛崃山系大熊猫繁衍生息的重要保护地,也是同时拥有大熊猫、雪豹双旗舰保护物种的区域之一。境内的西岭雪山因“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闻名于世。
林木苍翠、溪流淙淙的小河子沟,是他们日常巡护的起点之一。今年55岁的巡护队员张学良早年当过兵,家就在小河子沟不远处的云华村。顺沟而上约半小时,队员们依次踩着湍急水流中凸出的石头跨过溪流,爬上斜坡,钻进密林深处。
“原始森林中根本没有路。”张学良说,“刀就派上用场了。”负责开路的队员在前方用刀披荆斩棘,队员们手脚并用无畏前行。随着海拔从1000多米到5000米以上,森林逐渐变成高山草甸、雪山。一次巡护下来经常需要半个月。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在无人区的密林中穿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苦的环境使得巡护员不仅似“草上飞”,还练就了“树上爬”“河里跳”的必备技能。
除了防火、防盗伐、防偷猎,安装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取存储卡是队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去年4月的一天,队员赵建国和5名队友正在更换红外相机电池,忽然前方密林中出现上百只牛羚。受到惊吓的一群牛羚慌不择路,朝着队员方向飞奔而来。
牛羚个大体壮,要是被撞上,后果不堪设想。“快上树!”,情急之下,“嗖嗖嗖”,6人就近快速爬到树上躲避。“我们低头看着一只只牛羚飞奔而去,大气都不敢出!”赵建国说。
还有一次在山沟里,张学良忽然脚底一软,猛地发现踩到草堆里的一个大蜂巢,顷刻间数百只野蜂展开群攻,队员们赶紧奔向河边,跳进河水中。即使如此,张学良的头被蜇肿,眼睛肿胀成一条缝,后背上出现29个水泡。
辛苦和惊险之外,这些年张学良最开心的是,数次拍到大熊猫和“雪山之王”雪豹。他逢人就说跟大熊猫有缘。2018年5月28日,一只大熊猫跑进了村民种的竹林里偷吃竹笋,被张学良“逮到现形”:嚓嚓嚓,竹林中,熊猫吃得正惬意,他拿起手机拍下视频,并学熊猫“嗯嗯”的声音呼唤它,“它一点也不怕,叫它‘老猫儿’也不怒,愣是吃饱了才走。”
大邑管护总站大蒜坪站负责人庞明建介绍,2015年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邑县区域内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增长至26只,“现在实际上可能更多。”此外,珍稀动植物也更加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0多种,红豆杉、珙桐等高等植物有2063种。
赵建国说,打猎和偷猎已经绝迹多年,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十年前,有时巡一次山,一只野生动物都见不到,动物粪便都见得少。现在巡山就像进了动物园。”去年11月他防火巡山时,还看到一只大熊猫在吃竹子,距离只有50米左右。
常年守护雪山森林,他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在山里,我们走的都是动物走过的路,它们给我们引路。”57岁的赵成伟是巡护员中年纪最大的,“人和野生动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了,人与自然才更和谐。”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