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用基金把握“投资未来”的机会)
#新经济行业投资攻略# #新经济港股投资攻略#
一、“新经济”崛起受益于经济“调结构”。
近10年来,经济“调结构”是实体经济的主基调。到了2015年末,“三去一补”政策的出台更是开启了经济“调结构”的高潮。
2019年以来,A股中涨的风生水起的板块主要是新能源车、光伏、创新药等科技板块。8月19日,国资委召开会议,从政策层面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带飞了以“工业母机”为首的先进制造业概念。而先进制造业也是政策支持较多,没有政策风险的领域。
再看数字经济。
我国经济进程晚于发达国家,近几年虽然经济结构逐渐转型,但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逊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国内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
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了38.6%。
而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 无论是B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C端的个人应用,国内科技龙头大概率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二、“新经济”公司是南向资金/公募抢筹的主要对象。
从港股通的持仓比例来看,今年二季度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等几大“新经济”板块已经来到了创历史记录的60.7%。
而内地公募持仓“新经济”板块的比重竟然来到了丧心病狂的84.5%。
在A股IPO包容度有待提高的当下,港股优质“新经济”公司扎堆是南下资金疯狂抢筹的主因。
不过近几个月,由于港府加印花税以及美国投资者因政策风险撤离盈富基金(香港最大的ETF基金)等影响下。
7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出创有史以来的最大值。流动性减弱自然带来了较低的估值,但同时,受事件型短期影响的港股新经济板块或迎来长期的挥棒良机!
三、几大跟踪“新经济”指数产品对比。
以往乡亲们投资港股要么是开香港卡,要么是通过港股通,但这两种办法对于资金需求的门槛较高。
基金方面,通过主动基金产品投资费率较高。随着跨境指数产品越来越丰富,指数基金未来必将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跨境投资的主要方式。
(一)跟踪港股“新经济”指数产品对比。
投资港股新经济行业的指数产品主要有 $嘉实港股通新经济指数A(F501311)$ (跟踪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新经济ETF(SZ159822)$ (跟踪南方东英标普新经济指数)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 (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以及今年刚刚发行的,一众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
对比近1个月到近6个月4个产品的走势,嘉实港股通新经济指数均占优(主要是因为其成分股较多,风格更均衡)。
在与港股旗舰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比较中,两者70%的成分股重合。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还有30%成分股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车、光伏、消费电子等新经济领域(而新能源行业短期较强的走势也是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走势更强的原因之一)。
两大指数3年期回报率相差无几,但恒生科技指数波动明显更大。乡亲们在基金投资中的敌人之一就是波动。从2020年基金净值的变化与基民收益率中位数来看,波动较大导致投资者追涨杀跌,是基民远远跑输基金净值涨幅的主因。
(二)嘉实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交易更灵活。
从几大产品的购买方式来看,嘉实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有场外联接,可随时购买。银华新经济ETF和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均没有场外联接,只能够在交易时间在场内购买。而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较多,一部分可以通过场外联接购买。
(三)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估值更合理。
截止7月底,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市盈率为44.49倍,波动率为31.28%。
远低于恒生科技指数126.45倍的市盈率和36.17%的波动率。
同时也低于创业板当前58倍左右的市盈率,估值更合理。
@今日话题 @嘉实基金@IT李工 @嘉实港股新经济 @ETF星推官 @ETF热榜追基 @蛋卷基金 @书姐 @豆丁大叔 @明大教主 @一路向前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