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抽水蓄能笔记之四:火电还建么?

来源:雪球 作者:大杨 2021-09-26 01:28: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抽水蓄能笔记之四:火电还建么?)

之前开过一个玩笑,说哈电股份4块了就聊聊火电,没想到这么块就到了。虽然收盘还是被砸,不过管他呢。应打赏的老板邀请,在这里唠叨几句。

我们先说碳达峰

碳达峰,就是指二气化碳的排放量达到最高。这没错。。不过还有一个边界条件:2030年。也就是说,我们还有9年的时间,要继续完善我们的产业结构、能源体系。

之前开玩笑说:不吃胖了,哪有力气减肥。。我们虽然不主张玩命冲峰,但是有序的达峰是一个必然。也是我们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好不容易吃上饭之后的大国担当与社会责任。必竟别人是玩了上百年才达峰,俺们才改革开放多久啊?大家对于这件事千万不能上了洋鬼子的当。这是我们有责任的体现,而不是他们说的救赎。

可以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在我们拥有了生存权之后,最近十几年一直争夺的就是发展权。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想完全依托0碳能源去发展经济,是很不现实的。

而且,请大家注意的是。欧美所谓的碳达峰也并不是已经完成了。比如今年风电不行,降水也不行,英德法的煤电机组都全力以赴。搞的国际煤价也居高不下,进一步的加剧了国内的煤价。欧美所谓的碳达峰,其实是这二十年把耗能产业转移到中国,自身节省的工业容量让步给居民、第三产业容量的结果。而且,碳达峰不是电达峰。随着电动车、5G等一系列新耗能行业的发展,欧美的第二峰也会出现。。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历史。从来没听说对于能量的诉求有个尽头的。

现在还有9年时间,为什么说不能玩命冲峰呢?核心就是你一个180身高的汉子,真的从180斤吃到220斤的时候你再让他减肥的时候,真的太难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最近新闻里经常是限电的消息,一些地方开三停四,甚至开一停六。这里面有广东天气火热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电力装机严重不足和低效产能过多的问题。特别是低效产能问题,获得的利润没有有效的用于提升产业附加值,整体还处于劳动力密集的状态。就在去年我还惊讶的发现在广东清远,竟然满大街都是2500多块钱月收入的人群。北方人心目中,广东不都是高大上人均1万的所在么?

有点说远了。总之现在双控、限电到最后,大家可以看一下,有没有控BAT的电?有没有停宝钢的炉子?还是把宁德、比亚迪、特斯拉停了?应该说如果一个企业被限电了,第一句话就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而不是问政府为什么。。

大家也可以再细想一下,我们之前开展医药集采、开展学生双减是为了啥?当前滞涨的整体背景之下,疫情虽然延缓了一些时间,但经济的核心问题——需求不足,仍然没有解决。这个时候给老百姓减负,一定意味着后面有更大的麻烦。需要先保住百姓的民生低线,再去用各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甚至包括时间。。。

请大家不要忽视政府对于双控的决心。对于低效产能,政府这么做如果可以定义为巨婴断奶的话,我们从医药集采开始的一系列举措,都只是壮士断腕的一部分。。。

后面几年,恐怕还会更艰难。

刚刚还说到另一个部分, 就是电力严重短缺,这里面问题的核心就是妖魔化火电的结果。当家里的顶梁柱不行的时候,碰上风停阴天的日子,自然连阴雨。甚至房倒屋塌。

天天忽悠我们的老外,人家保留了100%的备用能力。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实现全部替代。一帮傻白甜以为人家都靠情怀活着呢。最近德国火电发电量比去年增长40%,不是专业人士根本接触不到这些。

我们现在火电的严重停滞,将对未来三年的能源体系造成严重影响。汉奸特务太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在碳达峰的自我约束下,我们一方面要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更要做的是补齐能源短板。把备用能力提上来。备用能力不是日常使用的。就比如你家天天买新鲜的蔬菜,你也有钱,可是为啥还得买个冰箱在那里轰隆隆的费电呢?或者家里为了解决限牌,有两台车。。。难道是为了配衣服么?生活中的备用无处不在,只不过你一次性买了单没注意而已

提升能源系统的备用能力,平时让他做好维护保养在那里晒太阳,当天气预报有极端情况的时候开起来。只要一天你不能控制老天爷如何刮风,如果出太阳,都是有必要的。

费话太多了。提起来就是一肚子的气。总之我们目前没有2-3亿千瓦的新增火电,未来限电就不再是偶尔。而是伴随能量总量提升的终日。谁不明白这些话的,就自己坚持三天只用光伏试试。

除了新增的备用能力,当前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机组老化。而且是批量老化。当前中国的12亿火电机组,成规模投产的时间与房地产一致,基本上是1995年开始,2000年-2010年进入持续的高峰的。一台机组的寿命是20多年。仅2004-2008年区间投产的火电就达到3亿千瓦。这一批项目很多都还是30万、60万单机的。正常寿命到期应该是2030年左右。。但是你得留出建设期啊,在2004年之前还有3亿火电机组的未升级部分啊。。。

况且我们的用电量还在增长。

总结一下,未来5年,我们面临的是火电备用机组的高速建设与火电存量机组更新的叠加。其中备用的部分利用小时大概也就1000多,而存量更新的部分煤耗会大大降低。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我们拥有15亿的高效火电装机是很有必要的。之后这些机组的平均利用小时降低到3500小时,即总电量还是5万多亿度。

增加火电装机的结果是在总火电发电量不增长的基础上,保障了新能源的发电稳定,而且反而降低了煤耗。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磨刀不误砍柴工。

即便那个时候,我们的系统总备用率也是远远不如洋人的。谁特么再张嘴闭嘴提洋人,你就抽他,准没错。

抽蓄虽好,但本身并不创造电量,他实现的是弃电的转移。火电备用机组是在关键时候冲上来的先锋队。

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外科大夫太多,蒙古大夫也不少。这帮人看到啥问题就想动刀子。。

可是糖尿病你咋办?心脏病、高血压呢?饥饿呢?干脆把脑子割了吧。。。

具体来说吧,未来10年,应该有6亿级别的火电机组市场需求。好消息是不卖给老外了,可以节省很多产能。特别是能生产火电的除了东电、哈电,上海电气也是大牛。只要相关部门加强规划与落地的顺序安排,我们的供应能力貌似是满足的。。

也许吧。。。

反正不要认为火电设备会成为利润的累赘。

好了,现在你们又可以去算帐了。。6亿火电机组多少钱。。利润多少。。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系统弹性更好,新增的机组不可能全是100万超超临界。肯定要保留30万、60万的相应匹配。甚至我认为应该大部分都上30万的。这样才更加灵活。现在的火电厂址资源也必须保护。都学华能,把火电厂拆了做房地产,简直是巨大的浪费。

至于碳中和,那是星辰大海啊。虽然碳中和并不是表示不用碳。但只有这几万亿度的火电尽可能的降低,才能给其他行业更多的支持。。否则指望房地产减碳?还是指望养猪的减碳?

这么说吧。我研究能源十几年了,参与过几千亿的项目。。。至今认为碳达峰都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而碳中和,是目前的技术没看到解决方案的。我现在天天教育我孩子,希望他们好好学习,没准未来就指望他们的孩子来实现了。。。

本人绝对没有荐股,哈哈。。请大家注册投资风险。

再次感谢打赏的朋友。。。



$东方电气(SH600875)$ $哈尔滨电气(01133)$ $上海电气(SH60172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电气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