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价回到两年前,平安银行还能看好吗?)
@今日话题 $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今年2月份,平安银行一度让我有点小焦虑,因为其股价不断上涨,而我是在平安银行上执行高抛高吸策略。2月份的时候,我的平银仓位只剩下3%了,也就是说再有一次高抛,我的平安银行就空仓了。
本来我给平银的最大仓位配置是20%,但是去年平银股价低迷时,我最高配置到30%,有10%的超配。这发生在去年9月份。10月份平安银行开始上涨,二马开始逐步减仓,截至2月份,平银的仓位只有3%了。这导致我深市打新额度已经不足。所以让二马产生了小焦虑。
再往后,平银的股价反复震荡,或者说震荡走低,从今年最多25%的涨幅,到目前下跌约10%。我也因此在今年分别做了20多次高抛和20多次高吸。波段收益还行。截至目前,我的平银再次回到了20%的满仓仓位。应该说,目前我处于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
最近我是不焦虑了,但是看到太多焦虑的平银投资者。毕竟今年一度平银和招行都涨了20%多,现在招行还有14%的涨幅,而平银下跌了10%。这24%的差距让人不由得担心平银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不少人问我这轮地产周期是否对于平银产生了较大冲击。
那么平银的基本面情况到底如何?应该说也好也不好。
我们先说不好的地方。如果大家看过我对于平银的系列报表点评就会知道,前两年我在平银资产质量一般,利润增长不高时,我对于平银有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之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平银更认可的原因在于它那个时候虽然底子薄,但是真实增速快。只不过增长的收入更多被用来消化不良,提升拨备,在净利润上反映不多。这个阶段的平银我认为是里子很好,面子不行。
最近一年,平银的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了,也开始更多的释放利润。但是二马批评的较多。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收入增长放缓了,对于银行来说,有收入增长,才有躲闪腾挪的空间。利润不过是会计调节的产物;
非息业务增长不够好,体量对比招行有明显的差距,增速也不如招行。
非贷款业务连续出现大额计提,让人对于平银非贷款的资产质量产生非常大的担忧。加之中国平安在房地产涉足很深,且效果一般。市场担心平银是否也深陷平安的地产泥潭。事实上,这样是我一直以来担心。对于平银的综合金融,我一直的观点是个人业务方面的综合金融对于平银好处非常明显。但是涉及和集团合作的对公业务方面的复杂投融资业务可能对平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部分业务的最大问题是不透明,市场因此猜测会很多。
如果事实证明平银确实深陷平安的对公业务泥潭,我会因此放弃平银。
我们接着说平银基本面好的地方。平银贷款业务的新生不良已经大幅改善,拨备覆盖率达到260%,不良贷款率为降为1.08%。平银的收入可以主要用来释放利润,而不是消化不良。所以我是看好平银未来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的。在我看来,即使平银还有不断产生的非贷款不良,只要不离谱。未来几年的利润释放是不受影响的。
同时,因为平银2019年已经进行了股权融资,短期内再进行股权融资的概率不大。所以平银有足够的动力去释放利润来补充资本金。
所以综合以上的信息,我的初步判断是,如果平银没有如下两个情况,那么就还是安全的。哪两个情况呢?
A、故意隐瞒大量非贷款不良。这里里面强调了故意和大量。小量隐瞒不会有大影响。
B、确实陷入了地产泥潭。关于这一点,我们目前无法证实,但是可以根据未来的报表信息去观察分析。
关于平银的非贷款不良,我选择存疑,并持续观察。另外,在平银的利润释放期,我一方面在估值相对低位选择了满仓,同时不断抬高自己的最低高抛位置。希望可以在平银的利润释放期获取最大收益。
另外,投资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尽可能掌握多的信息,并且在各种不确定性中给出自己的判断。尽量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具体对我来说,高抛高吸,并且不断抬高高抛位置,这既是进攻,也是防守。单一个股的最大仓位配置是防守。避免判断错误后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