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投资与投机,互为反面的悖论)
1、司马懿是做价值股的,已经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慢慢加深护城河就是了,看的是长线,求的是确定性。诸葛亮做的是成长股,面对龙头领跑者必须另辟蹊径,不断挑战。按照老大的节奏去发展,长期来看必死无疑,搏一下也许还有逆袭的机会。
做成长股就是投机吗?巴菲特说过:“成长其实就是价值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微小到巨大,可以是消极负面因素,也可以是积极正面因素。”可惜诸葛亮英年早逝,让可能的“积极正面因素”变成了“消极负面因素”。
结论:谁活得久,谁一定是价值投资者。中道崩殂的,不管怎么做,都是在投机,这就是历史。
2、在追求胜率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赔率,这是投资;在追求赔率的前提下,尽量追求胜率,这是投机。一阴一阳谓之道,没有投资的市场就是赌场,没有投机的市场也只是一潭死水。投资和投机,是交易的正反两面,互为矛盾,也互为促进。
3、赚企业成长的钱是价值投资,赚市场交易的钱是投机,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风格不同。不理解投机,也很难理解价值投资。任何时候,价值投资都是正确的,而投机只能在“有机可乘”的时候进行。水无定形,什么样市场有什么样选择,是为自然。
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错的,所以才会有人赚到交易的钱。在A股这样大波动率的市场上,纯粹的价值投资是件更难的事情,所以赚钱者一直都是少数。其实,价格投资者才一直是市场的主流,只不过他们自己都以为是在做价值投资,也不太会寻找时机,最后只能负责买单。
4、任何投资都是有概率的,价值投资是以企业的盈利能力为基石,以股票估值为关键指标,这都是相对可靠的部分,概率会比量化或者技术分析等模式大,但也没有绝对。譬如现在的估值比合理估值低了一半,但后面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价格越跌反而可能估值越高。
一些自以为是在做价值投资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还会继续持有甚至加仓,最后越陷越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价投和投机原本没有高下之分,但明明是投机却总觉得自己在做价投,这就很危险了。
所谓的估值,是对企业过去经营行为的一种描述,并不代表着企业未来仍然会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估值的各种指标都是对过去的总结,拘泥于此,无异于刻舟求剑。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经营,脱离了企业成长,仅仅因为便宜就去买入,这仍然是投机,而且比一般的投机风险更大,亏损程度往往也会更严重。
5、买股票,就和我们在现实中投资企业是一样的,和对方沟通过程中发现人品有问题,或者是双方的理念不合,这个合作是无法成功的。但在股市上,很多人都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股票,这就是投机。
买自己看得懂的价值才是真价值,以此为基础的投资才是价值投资。买贵州茅台这样的价值股做投机的,一样大有人在。他们对茅台的基酒和渠道一窍不通,风吹草动就溜之大吉,追涨杀跌总会有他们的身影。
价值投资和是否满仓、是否长持、是否做波段、买什么股票都没有线性关系,这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行为。价值投资者也只是一种客观描述,并无褒贬含义。事实上这个定义本身就有些模糊,很多人心目中的巴菲特,根本就是自己想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