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企业争相上市 商用模式待拓展业绩爆发仍需时日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吴微 2021-10-14 07:32: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人工智能企业争相上市 商用模式待拓展业绩爆发仍需时日)

《投资者网》吴微

自9月9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顺利过会后,科创板已有包括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励飞”)等3家人工智能企业通过了审核,等待注册上市。除了A股外,“AI四小龙”中的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科技”)近日也已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号称“AI四小龙”的商汤、旷视、云从以及依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图科技”),除依图科技外,均已有了明确的上市前景。除了AI四小龙外,主要从事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治理的云天励飞,其科创板IPO申请也已顺利过会;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奇智”)、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四范式”)也已赴港上市。

一年内数家人工智能企业争相上市,人工智能行业是否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科创板已过会的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企业的招股书中,或许能窥得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一二。

资本持续涌入

自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之后,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就迎来了一波融资潮。无论是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或是旷视科技,较大额的融资大多发生在2018年之后;据企名片Pro数据,从2011年10月至今的10年中,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169亿元人民币融资。

截至各家公司提交招股书,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企业合计融资超过140亿元。其中云从科技自2017年1月以来,经历了8轮融资,合计融资27.91亿元,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为135.67亿元;云天励飞自2015年9月以来,共经历了12轮融资,合计募资24.24亿元,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为69.51亿元;旷视科技自2013年7月以来,经历了16轮融资,合计融资89.67亿元,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为243.50亿元。

不过与动辄百亿的估值相比,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的收入水平也不高。云从科技2020年的收入为7.55亿元、云天励飞收入达到4.26亿元,估值最高的旷视科技2020年全年的收入为13.91亿元。按照各家公司2020年的收入来算,最后一轮融资时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企业的市销率均在16倍以上,其中云从科技的市销率甚至接近了18倍。

如果按照各家公司的新股发行计划,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企业的市销率会更高。云从科技拟发行不超过公司15.18%的股权募集37.5亿元,对应估值247亿元,以2020年的收入计算,对应市销率高达32倍;云天励飞拟发行25%的股份募集30亿元,对应估值120亿元,对应市盈率28倍;旷视科技拟发行15%的股份募集60.18亿元,对应估值401.2亿元,对应市销率29倍。

值得注意的是,A股已上市的4000多家公司中,截至10月8日收盘,动态市销率超过28倍的公司仅140多家,其中还存在大量的ST企业。在申万计算机软件开发二级分类的104家企业中,仅中望软件(688083.SH)、金山办公(688111.SH)、财富趋势(688318.SH)以及国新健康(000503.SZ)等4家企业的动态市销率超过了28倍;这些企业市销率的中位数更是不足7倍。以此来看,人工智能企业普遍存在上市之前融资规模巨大、估值较高的情况。

研发投入巨大

除了估值普遍较高外,已过会的人工智能企业,截至2020年底,还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研发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是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2018年-2020年三年间,云从科技合计研发投入达到了11.8亿元,云天励飞为5.65亿元、旷视科技为24.27亿元。2020年3家企业研发费用率最低的云天励飞,其研发费用率也有51.42%,另外两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更是在70%以上。

作为创新型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新数据显示,云从科技的研发人员在800人以上;云天励飞的研发人员在400人以上;旷视科技虽然未披露公司研发人员的人数,但公司非管理销售人员的人数超过了2000人。

单就专利数量来看,云天励飞的研发转化效率最高。最新数据显示,云天励飞共有332项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有116项,实用型专利有21项,外观专利69项,还有126项软件著作权。

与之相比,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人数均超过云天励飞的云从科技,公司的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共有377项,与云天励飞差距不大。这中间有44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型专利,58项外观专利,235项软件著作权。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最高的旷视科技,最新数据是共有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514项,其中发明专利220项,实用型专利107项,外观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41项。不过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总量来看,研发投入最大的旷视科技,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总量也最多,这或许是旷视科技最后一轮融资估值高于另外两家的重要原因。

商业模式初探

虽然最近几年,3家人工智能企业已完成了数轮融资,并在研发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何将研发成果投入商用,哪些领域会大量使用到人工智能产品,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等3家企业仍在探索,其盈利模式还显得较为单一。

招股书显示,目前云从科技的业务主要有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现与智慧商业综合解决方案等。不过,截至2020年,除了智慧治理收入达到4.34亿元、智慧金融收入达到1.80亿元、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达到2.37亿元外,其他业务的收入规模都比较小。在2018年-2020年期间,云从科技的收入增速也不高,到2020年公司的总收入为7.55亿元,低于2019年的8.07亿元,较2018年的4.84亿元仅增长了55.99%。

云天励飞的主要业务有数字城市 AI 解决方案、人居生活AI解决方案以及硬件芯片研发等。其中数字城市AI解决方案、人居生活AI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业务也与智慧安防和智慧管理有关,和云从科技的智慧治理业务类似,且客户也主要是政府或者公安单位。2018年-2020年期间,公司的收入由1.33亿元增长到了4.26亿元,三年间增长了2.2倍。

目前收入体量最大的旷视科技,则将公司的业务布局到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模组和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等方面。不过从业务介绍来看,为旷视科技提供60%以上收入的城市物联网板块,中间也涉及智慧安防解决方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解决城市、园区管理和安防问题,与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2018年-2020年期间,公司的收入由8.54亿元增长到13.91亿元,三年间增长了62.88%。

不仅仅是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3家公司,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创新奇智、第四范式等人工智能企业中,除了第四范式因此前收入规模小,最近几年收入增长较快外,其他几家企业的收入截至2020年均未出现爆发式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几年间融资千亿元,目前已孵化出数家上市公司的人工智能行业,目前还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进入爆发期或仍有较长距离。(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