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宽信用”能否如期而至?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靳毅 2021-10-14 10:10: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宽信用”能否如期而至?)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靳毅

“宽信用”能否如期而至?

——9月金融数据点评

报告正文

央行公布2021年9月金融数据:1)新增人民币贷款16,600亿元,市场预期19,300亿元,前值12,200亿元。2)社会融资规模29,000亿元,市场预期32,400亿元,前值29,558亿元。3)M2同比8.3%,市场预期8.1%,前值8.2%;M1同比3.7%,前值4.2%。

点评

1

居民贷款持续疲软,企业信贷结构分化

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6万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主要受居民端所拖累。具体来看,居民贷款增加7,886亿元,同比少增1,721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3,219亿元,同比少增175亿元,侧面反映居民的消费活动仍然疲软。另外,在房地产信贷严监管下,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667亿元,同比少增1,695亿元。

企业端方面,企业贷款增加9,803亿元,同比多增345亿元,但内部结构却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6,948亿元,同比少增3,732亿元,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在继续走弱,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而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826亿元,同比多增552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同比变动首次转正,或与临近季末考核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贷投放有关;企业票据融资则增加1,353亿元,同比多增3,985亿元,继续保持同比高增。这种“短期贷款增加,长期贷款减少”的信贷结构,也表明当前银行和企业对于后续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

2

信贷+非标+政府债融资多项拖累下,新增社融低于预期

9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90万亿元,同比少增5,675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系信贷疲软、非标持续压降,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同比少增等多因素影响。

具体来看,在社融口径下,信贷融资增加17,756亿元,同比少增1,113亿元。而表外非标融资减少2,136亿元,同比多减2,163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22亿元,同比少减29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129亿元,同比多减970亿元,仍然保持持续压降的节奏;而未贴现银行承兑增加15亿元,同比少增1,488亿元,与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相对应。

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融资为1,400亿元,同比多增84亿元,主要是受近期地产事件冲击,地产债发行减少,同比多增额有所缩减。同时,受股市震荡调整影响,9月份企业股票融资为772亿元,同比少增369亿元。另外,政府债券融资增加8,109亿元,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少增2,007亿元,发行节奏仍然有待提升。

3

居民存款同比多增,财政存款同比少减

9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2.33万亿元,同比多增7,43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5,192亿元,同比少增4,917亿元;而居民存款增加2.07万亿元,同比多增1,240亿元,可能与节前赎回基金理财产品有关。除此之外,财政存款减少5,031亿元,同比少减3,286亿元,除了去年基数较低的影响之外,也侧面表明近期的财政支出力度仍然偏弱。

4

M2-M1剪刀差持续扩大,社融增速延续回落

9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4.4个百分点。在房地产销售疲弱,企业回款速度下降的情况下,M2-M1的剪刀差仍在进一步扩大。而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末低0.30个百分点。

正如我们上个月判断所言,9月份,在地产销售走弱下,表内信贷和非标融资均会较弱,叠加去年9月份政府债融资高基数,所以,社融增速仍然会延续回落态势。而进入四季度之后,随着高基数效应的消褪,社融增速将会有所回暖。不过,在当前地产风波悬而未决,以及限电限产冲击制造业的情况下,除去基数效应之外,能否迎来真正的宽信用仍有待观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