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靳彤: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要改善资金走向、创新融资机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靳彤: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要改善资金走向、创新融资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丽华 杭州报道 10月1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协办的“多样未来: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上,如何实现“3030”目标以及生物多样性目标正成为众多企业家、学者讨论的热点。

“到2030年,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区域得到保护,并不是指所有的土地都能??被列为在30%的范围之内,对于重要性保护目标要有选择地划定。”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靳彤表示,其应当包含代表性、连通性、韧性、包容性四个特点。

尤其在包容性方面,靳彤指出,要达到30%的目标,当地社区和原住民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力量。??对于??全球范围,很多土著居民和传统居民,实际上有效保护了??大概25%的全球土地。??

“如何能够让这些当地社区和传统居民??、土著居民更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自然保护的工作当中来,并且通过??认可他们在土地上的一些管理资源的权利,去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实现土地有效保护,也是TNC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探索的一个方向。”靳彤表示。

当前,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正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命题。保尔森基金会数据显示,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每年将超过7000亿美元。

在靳彤看来,除了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还需注意改善现有资金的走向。“比如对于农业的补贴,??对一些基础设施投资的补贴,更多要去考虑终端性的、??可能的潜在影响,然后在投资中增加对于生物多样性没有负面影响的一些量化指标,??就可以保证对于这样的一个资金缺口的大部分满足。”

此外,靳彤认为,还应持续探索一些创新融资机制,如??债务重组置换、水基金等模式,??这些融资模式有的已经在很多地方大规模实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比如,此次浙江省淳安县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千岛湖水基金——千岛湖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探索”。

据了解,千岛湖水基金成立于2018年2月,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基金,一直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的方式,建立了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

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韧性,该基金开发出铺设植生毯的“生态沟渠”,以及稻鱼共生系统,创新性地复原了当地的生物链循环,低洼田块“生态岛”内种类丰富的净水植物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通过千岛湖水基金这样的资金模式,下游的用水户和上游的护水行为有机地连接了起来,??同时也可以为未来该流域提供一个综合管理,进行长效资金保障。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在中国很多大型水源地??实验和推广。”靳彤表示。

(作者:胡丽华 编辑:杜弘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