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上市公司65亿元甩卖项目还债 国产主题公园打不过洋IP

(原标题:上市公司65亿元甩卖项目还债 国产主题公园打不过洋IP)

一个月前,北京环球影城正式开园迎客,众多网红主播纷纷“打卡”,游客也是空前的爆棚。

然而与国外品牌主题公园的持续火热不同,在少有聚光灯问津的另一面,一众本土主题公园项目仍走在坎坷的路上。

65亿甩卖还债

10月18日早间,港股上市公司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披露重大出售事项,将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共4个已建成的海洋公园100%股权,及郑州海昌海洋公园66%股权,出售给韩国MBK Partners公司。

具体来看,上述目标权益主要通过大连出售、郑州出售两部分组成,预期在今年底完成交割。其中大连代价为60.8亿元,包括初始代价25.4亿元、所需承担对卖方股东的应付款项11.5亿元、22.1亿元融资性贷款、1.45亿元类债务负债、卖方给予的动物租赁选择权代价3000万元。,郑州代价部分为4.5亿元,全部资产合计售价65.3亿元。

公告中,海昌海洋公园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公司一直遭遇高额债务及持续增加的亏损。董事会认为,以相对有利的市价出售目标公司将产生一笔可观的现金,可用于偿还若干债务,此举将降低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并维持集团的经营。

删繁就简,去除掉场面话之后,海昌海洋公园遇到的问题其实就一个字:钱。

财报显示,海昌海洋公园2020年现收入约11.68亿元,同比减少58.3%;净亏损14.78亿元,净亏损率约126.6%。而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3.24亿元,亏损2.77亿元。虽然亏损同比有所收窄,但高昂的负债依旧让人喘不过气。

具体来看,2019年、2020年及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35.9%、228.0%及262.1%;2021年上半年折旧与摊销约为2632万元,同期毛利润为4.94亿元,但仅利息支出就达3.07亿元。

同时,受疫情影响所带来的相关资产减值也在恶化海昌的资金状况。上半年海昌行政费用上升至3.4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1%,原因为部分长期资产受疫情影响产生减值。截至6月底,海昌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因为疫情的减值金额已经达到了1.4亿元。

转型轻资产运营

海昌海洋公园2014年在港上市,是国内知名的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及配套商用物业开发商及运营商。

此次海昌出售的主题公园项目中,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均已运营逾10年。

卖掉多年苦心经营的项目后,海昌的“明天”该向何处?

海昌海洋公园称,未来将资金集中于上海主题公园二期及三亚主题公园的配套设施,提升重点项目收入及盈利能力。同时,将进一步拓展轻资产业务,开展设立咨询、施工、委托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

“轻资产业务”战略最早在2014年被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旭光提及,他认为旅游投资方向是往轻资产转移。随着2015年“海昌控股”更名“海昌海洋公园”至今,“轻资产”战略被频繁提及。

据海昌海洋公园在2020年年报中的表述,轻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对外IP授权业务,整合外部资源输出IP价值,以及提供咨询服务,拓展海洋度假区、海洋特色娱乐馆、主题酒店、主题小镇等系列,持续探索InMall产品,推出儿童互动、撸宠、VR体验等模块。

此外,公司还计划五年内投入约 7 亿元发展轻资产业务,进一步提高轻资产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的比重。其中,2 亿元用于 IP 开发,以及咨询顾问类和运营管理类业务的市场推广;2 亿元用于都市休闲类室内游乐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布局;3 亿元用于人力资源发展和生物资源储备。

IP短板突围困难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所谓轻资产,就是授权IP,让资方孵化主题公园项目,主题公园方可以获取一次性的版权费、门票收入提成、经营利润提成等几大收入,如果企业参与投资,就按股权比例获取投资回报,甚至知名的主题公园如环球影城和迪士尼,还可以溢价获取投资收益。

然而国内的主题公园往往由于缺乏IP,重点放在了“游乐”上。业内人士表示,从收入上比例上看,目前中国主题公园收入占比70%都是门票收入,30%是园内二次消费以及延伸品消费,国外则相反。如迪士尼的游行线路推荐服务;旅游综合服务如餐饮、住宿、购物,以及公园商业,如会展广告和对外招商。

以国内主题公园中,海昌海洋公园为例,2021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15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门票业务收入和非门票业务收入分别为5.5亿元和3.65亿元,同比增长243.8%和120.3%。上半年门票业务贡献收入占比达到60.11%。

没有“主题”的主题公园就像瘸了一条腿,国内的主题公园往往更像是游乐园。实际上,近年来,面对困境,国产主题公园也纷纷开始打造或者收购IP。

如华强方特靠着“熊出没”这一国民级IP,曾经算是风光了一阵。但时间久了,单一IP的品牌号召力也逐渐被榨取殆尽,而其他的《生肖传奇》、《小鸡不好惹》等自创IP也再未重现《熊出没》的巅峰。

对此,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主题公园的IP缺乏底蕴和认知度,依靠小说、传说作为IP,观众很难产生期待。此外,投资规模、乐园规模、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小,研发策划周期相对较短等因素都限制了国内主题公园的进一步发展。

林焕杰强调,在IP开发方面,首先要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将IP转化成适合的游玩模式。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客户群体,做好乐园项目的搭配。要深挖传统文化元素,加大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在IP研上发投入更多,更好地转化为园区实景项目,给游客更跌宕起伏的体验感,这样的主题公园才是活的,才有想象力,才能促进园内二次消费,增加收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