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基金三季报精华观点:消费、医药和地产将迎来复苏?

来源:雪球 作者:零城逆影 2021-11-07 05:09: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基金三季报精华观点:消费、医药和地产将迎来复苏?)

————2021年公募基金三季报精华观点2:行业观点篇

上篇《2021年基金三季报精华观点:经济下行中,等待复苏...》主要摘取了主流基金经理三季报中对市场的回顾以及未来展望,偏向宏观。

本篇摘取了主流基金经理对各个行业和板块的观点,偏向中观。大家可以参考基金经理的观点,选择自己配置的方向。

中报和二季报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开始看好中小盘和价值风格,三季度,中小盘涨上去之后很快又跌了下来。

三季报中,提到看好中小盘的基金经理也变少了。随着医药、消费的下跌,看好这两个行业的基金经理开始变多,尤其是很多经理看好消费。

还有很多基金经理看好双碳政策给能源行业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但是他们大多只是看好这个方向,还没有明确的看好标的。

对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整体估值较高,供给过剩,之后会发生分化,没有壁垒的会下跌,有壁垒的可能还会涨。

对于互联网行业,有不少基金经理减仓,普遍认为企业竞争力并未降低,但需要等待政策出清。

随着恒大事件和房地产税等事件的出清,还有越来越多经理看好金融地产板块,张坤甚至三季报同时配置了三傻(银保地)。


成长风格

中欧·周应波: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入电动化率加速的拐点,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的增长;半导体领域,以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AIOT的应用层出不穷,物联网芯片公司将会有面临很大的成长空间;AI和云计算领域,部分优质公司正在引领行业发展;此外,消费电子、光伏等行业在明年也有望进入景气度回升的阶段。

分析:从持仓、业绩表现和运作分析来看,周应波已经逐渐把中欧明睿新常态交给刘伟伟管了。刘伟伟是偏新能源的投资风格。

周应波三季度业绩表现一般,他在运作分析中还表达了自己为什么没有抓住周期股投资机会的懊恼。要知道,当初他就是依靠把握周期行业的机会成名的....

 

博时·肖瑞瑾: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认为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基础持续坚实,预计上市公司整体三季度业绩仍会呈现较好增长,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持续提供了基本面基础。权益市场资产估值模型的分母项仍将承压,唯有部分基本面较强的行业个股,可以凭借分子端的快速盈利增长,抵消估值收缩压力。

交银施罗德·郭斐:我们相信稀缺的、强劲的盈利增长前景是能够抵抗估值向均值回归的地心引力的有力武器。在短期面对逆风的标的上,我们更关注企业超越同行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否在增强。在仍旧景气的赛道上,我们对供给是否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保持警惕,同时更关注企业是否拥有孕育全新成长曲线的能力。在4G/5G代际之交、新能源革命已然启动、数据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到来的当下,我们认为科技成长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的主线。

华泰柏瑞·沈雪峰:我们仍然不强调指数整体的上行,强调结构性机会。所有的机会要从经济发展、行业更替、技术推新的视角思考,强调增长和变化,强调符合时代进步的行业、景气度高的行业,而消费、医药将继续出现分化,增速下降、放缓的行业和公司将继续调整。

上投摩根·杜猛(近十年业绩排名第一):疫情虽在,但全球的重新联接应该是大趋势。我们要看到经济的韧性,以及部分新兴产业成长的趋势。不用过多纠结市场风格的切换或是其他,市场上行的动力来自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更主要的是全社会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的转移。市场整体估值仍在合理范畴,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的成长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中国一批优秀公司正在快速崛起并在全球获得主导地位,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新兴产业的崛起将成为中国未来10-20年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之一,证券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或也将来源于此,我们更看好未来几年科技行业的市场表现。


中小盘

博时·周心鹏: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在于中小市值个股中相对业绩增速而言估值明显低估的品种。在本轮以大市值消费股为核心的牛市循环中,中小市值个股中的优质品种明显滞涨,尽管这一群体中很多个股估值已经出现一定修复,但仍有较多品种估值仍然极具吸引力。

市场的结构性风险主要在于过去几年累计了较大涨幅,业绩增速与估值水平不能匹配的部分所谓核心资产。这些个股目前正处于顶部区域,未来会面临较长时期的估值回归压力。

分析:周心鹏几乎每个季度都这么说,说了可能快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宝盈·陈金伟(今年业绩第10,偏中小盘):今年以来大量优质小盘股估值迅速从低估到合理,使得优质小盘股胜率和赔率兼得的机会显著减少。

坦率地说,我们建议投资者未来一段时间降低对我们选股策略超额收益(相较基准)的预期。但我们从当前整体估值水平以及资产质量角度,认为市场仍然可为:1.一部分行业今年以来受到原材料涨价之类的短期因素影响,表观业绩较差,周期性因素造成的业绩不佳带来的估值业绩双杀,对于长期成长性尚可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买点,今年受损的行业或许是一个“输时间不输钱”的选择。2.不同于主流观点,我们认为优质小盘股在A股是长期机会而不是短期机会:首先,A股现阶段以广义制造业为主导,制造业不同于互联网,其边际成本并非无限趋近于0,不存在跨行业之间赢家通吃的情况,因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具有长期投资机会。其次,A股存在大量的增量行业,集中度提升常见于行业需求放缓甚至下行的阶段,而增量行业远未到终局,在这类充满朝气的行业中,不应该用小学第一次月考的成绩来“盖棺论定”。

因此我们认为,仅有“茅指数”上涨的市场并非常态化的市场,不应以市值论英雄,用结果来推导结果,将严谨的投资过程口号化、脸谱化。只不过今年市场又将另一种风格演绎到极致,短期看,每一天的市场都是不理性的,但是拉长看又是非常理性的。

景顺长城·杨锐文:三季度的大市值股票均出现大幅调整,部分严重高估和长期透支的白马股的下跌可能是一去不复返,但是,普跌的过程一定会存在不少错杀的机会。

中小市值公司经过多年估值消化,已经出现一批估值合理且高成长性的标的,这里面蕴藏着很多机会。我们认为优质的科技龙头白马股以及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龙头充满机会。

价值风格

嘉实·谭丽:我们仍然看好银行、地产、以及部分上游资源板块,极低的估值具有较好预期收益率空间,在类滞胀的环境下也会相对受益,地产出现极端风险暴露后,会逐渐回归正常,部分优质企业会趁机扩大份额,提高未来盈利增长的空间。

我们仍然看好自主品牌汽车(长城汽车)的崛起,行业短期虽然受缺芯的影响,但中长期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的行业趋势,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实现份额的扩张与盈利的实现。

同时我们认为港股已经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尤其在大盘价值股方面,估值较A股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我们看好中小制造业个股的成长机会,我们认为制造业会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将会受益于国产替代以及海外市场扩张,我们在加仓存量个股的同时,仍然在积极寻找优质标的。

对于上游资源品,由于短期股价涨幅过大,我们在反思错过上游机会的同时,认为不宜追高,过高的涨幅导致预期收益率空间不够,同时组合内的资源股(中国海洋石油)涨幅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仍然会坚定持有,在类滞胀背景下,资源品仍然是重要的收益来源。

 

中欧·蓝小康:被约束供给,且需求可持续增长的高耗能行业,以及帮助高耗能行业进行节能降碳的公司,是我们关注的方向。金融行业目前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随着地产债务的不断暴露,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出清,未来值得关注。成长方面,我们关注电新、电子、医药、军工、机械等方向个股的投资机会。在传统低估值方向,港股市场这类行业的公司估值极低,值得关注。

中欧·曹名长:过去两年以来成长风格大幅跑赢低估值价值风格,使得成长与价值风格的估值差异达到惊人的程度。沪深300成长和沪深300价值指数的估值比,在2005年到2019年的十几年间长期在2倍以下,而今年最高达到了4倍以上,目前仍然有3.5倍。

宏观基本面,大宗商品的持续上涨似乎打破了成长股估值持续提升的逻辑,这与美股70年代初漂亮50行情因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而结束的情况何其相似。

目前有非常多的公司处于历史低估的情景下,我们非常看好长期,而从短期来看,由于大宗商品的大幅上涨对经济具有阻碍甚至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市场是值得警惕的,具体到投资上,我们倾向于尽量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比如选取一些低估值、低关注度但又有较好成长性的细分行业龙头。

广发·林英睿:展望未来一年,我们认为最确定的事情之一,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会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因此我们选择配置了因疫情受损的低估值领域,希望未来能有较好的收获。


金融地产

中庚·丘栋荣:地产类公司政策风险充分释放、存在边际改善的可能性,经营风险预期显著暴露,尤其是具有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保利发展)基本面风险低、销售周转快、竞争优势扩大、抗风险能力更强,在估值极低的情况下,未来可以期待宏观环境的变化对股价有较好的表现。金融板块中,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银行股,这类公司基本面风险较小、估值极低、成长性较高。

工银·王君正:部分热门行业估值较高,消费、金融、地产行业估值处于合理偏低位置,市场系统性风险有限,但向上动力也有限。后续倾向于均衡配置

景顺长城·韩文强:进入四季度,我们持有的以地产为主的仓位,将迎来估值修复的催化剂。我们的坚守终将获得收获。

银华·李晓星:我们判断,价值股在四季度会迎来一定修复,主要是顺周期为主的银行股。对于保险股,我们认为也会跟随市场反弹,但超额机会还需等待保费数据的好转,以及地产风险的释放。

消费、医药&核心资产

易方达·郭杰:投资这个复杂事物的变化似乎来得比想象得更快,甚至一些我们以前未曾疑惑的产业逻辑也出现了一些动摇。面对变化和冲击,应对的策略依然是回归本质,尊重事实,保持理性。对于底层投资逻辑未变的个股,我们毅然选择了坚持;对于投资逻辑和未来前景受到实质性影响的标的,我们尽可能客观理性地进行取舍。

分析:对应上面的表述,郭杰本季度减仓了腾讯、美团,加仓了伊利和招行。

和张坤真是太像了....“小张坤”这个外号看样子是甩不掉了。问题是他业绩还是不如张坤,规模是张坤的九分之一.........

虽然我也比较认可郭杰的投资理念,但是活在大神的阴影下,我挺替他着急的,加油鸭!

平安·李化松:在调整过程中,增加了市场过度担心盈利模式风险而被错杀的的价值成长股的配置,虽然短期景气和业绩可能低于预期,但是估值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调整。

对于新兴成长类公司,长期空间很大,机会很多,但是因为短期景气很高,也存在市场预期过高、供给阶段性过剩、估值水平过高的风险。我们减持了短期景气和估值过高的长期盈利模式一般的公司。

长信·安昀:以消费品为代表的优质公司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周期性因素也即将转为积极。预计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增速表现。我们认为以消费品为代表的优质企业的投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了。

宝盈·陈金伟:过去五年被反复证明并且被投资者充分认可的部分医药消费优质龙头公司,估值水平从今年年初的完全缺乏吸引力到现在变得具有一定吸引力,虽然当前估值水平难言低估,但是如果以1年或更长时间维度看应该会有合理的回报。

 

易方达·张坤:受到市场对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和企业盈利下行,以及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一些长期经营优秀的上市公司最近股价下跌明显。我们认为,这批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基本合理。未来3-5年有望实现一个较高确信度的盈利复合成长,更加乐观一些。

广发·邱璟旻:短期消费明显受制于疫情影响和社区团购的冲击,景气度较低,该板块目前处于“泥沙俱下”阶段,投资者关注度较低,其实已经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华泰柏瑞·李晓西:需要重点提到的是一些消费和医药股票经历了大幅回调后,目前估值渐趋合理,逐渐具有较好的长线投资价值。

银华·薄官辉:随着基建的发力稳经济和出口的持续,居民收入增速有望改善,消费板块的投资性价比逐渐提升,在消费领域,整车、中高端白酒、农业种植业等有独立景气周期的板块是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

华泰柏瑞·沈雪峰:我们认为周期股强势已经接近尾声,且政策影响较大,而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消费、医药、医美等板块已经出现基本面的显著改善信号,市场风格将发生变化。

 

新华·姚秋:目前环境下,从估值和基本面两个维度出发,能够脱颖而出的中小市值公司大概率是少数品种。后续投资机会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各行业龙头品种和细分行业龙头。

银华·李晓星:对于已经调整一段时间的消费行业,好处在于估值已经不贵了,问题在于景气度是没有起来,整体上性价比和那些高景气度行业差不多。

一是消费升级趋势仍在进行,中高端消费好于整体;二是,虽然不少企业存在成本压力,但可以通过小幅提价进行转嫁,保证业绩的确定性;三是,我们看到一些国企仍在不断改善机制,提升长期竞争力。

我们认为消费在四季度会逐步走强。对于消费的投资,要有长期定力,一些拥有高壁垒的护城河企业,短期的经营压力反而是长期的买点,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劣的时候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投资者也才能这个时候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

医药板块向来受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药品、耗材的带量采购政策杀伤力大、影响面广。但是从三季度国家人工关节集采的结果上来看,降价幅度相比之前的冠脉支架和省级关节集采明显缓和,且市场竞争格局基本不变,生产厂商即使有利润受损也大幅好于预期。市场无需再谈集采色变,我们对医药集采相关的品种边际乐观,对四季度医药的表现也乐观许多。

 

新华·赵强:今年调整较多的消费股,特别是食品公司,由于去年基数较高,造成今年中报普遍低于预期,股价调整较多,目前估值基本合理,值得年底开始布局。

 

华夏·孙轶佳:我们依然认为疫情的因素是长期变量中逐步消退的短期变量,中国消费行业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

易方达·萧楠:潮玩行业是最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正在从亚文化小圈子中走出来。行业内的玩家看似同质化,实则从产品到精神内核到商业模式,都差异巨大。家居行业内部也正在经历强烈的优胜劣汰过程,未来三到五年业内玩家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运动服饰中我们依然相信国产品牌的崛起之路只是刚刚开始,产品力、品牌力在未来会交替上升,虽然目前的估值并不便宜,但依然值得投资。

交银·韩威俊:我们判断,八月消费数据大概率是全年最低点。部分消费大市值公司(特别是大白酒)出现了系统性估值大幅回调,在盈利预测没有出现下调的情况下,估值性价比大幅提升。

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两级分化更为严重。一方面是中高端消费升级依然继续,特别是有品牌力的公司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TO小B端的压力(疫情叠加社区团购)依然较大,偏大众消费的压力依然较大。

展望2021年四季度,我们对整体消费行业更为乐观:(1)白酒在整体估值消化以后,存在小幅盈利预测上调和估值切换;(2)今年疫情受损的行业,在2022年疫情同比效应或将减弱,进入长期可配置阶段;(3)渠道变迁仍然继续,线上流量达到一定体量后增速放缓,优质线下渠道的价值量明显提升。

汇添富·杨瑨:受益于健康、美丽、个性化、爱面子、懒宅等趋势的新兴精神性消费仍将是消费大盘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或许在已经非常悲观的行业预期叠加今年的低基数下,明年该板块将有更好的表现。

制造业

中庚·丘栋荣: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性价比非常高,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比如化工、轻工、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可以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价值股。

易方达·祁禾:中游制造行业在三季度受到大宗商品上涨以及限电、运费下跌、地产周期下行等各方面不利影响,相信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的短期瓶颈会慢慢消除。全球来看,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制造业出口仍然强势,美元经济复苏和美元走强,也有利于制造业出口。

周期&资源

财通·金梓才:2021年投资的关键词就是“涨价”。不论是在新能源行业的上游,还是和传统经济更相关的各种资源品,都在2021年前三季度跑出了较好的收益。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会延续到下半年,主要原因为:1)海外经济复苏态势强劲且持续性强,拉动了我国制造业行业的景气度,外需逻辑延续全年,其中电新相关板块需求表现强劲;2)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越是上游资源品,越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未来的供给曲线都是相对平缓的,供给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匹配需求的增长;3)全球流动性宽裕,我们本来预期今年的流动性收紧迟迟没有出现,也拉高了上游各个产品上涨的幅度。

很多行业的供给侧受限依然存在,甚至在9月份的拉闸限电潮中被进一步放大。所以,我们在坚持上游这个方向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到需求有中长期逻辑,自身供给受限的板块中来。

圆信永丰·范妍:周期行业的上涨,我们认为主要受到供给的约束,而非需求的拉动。我们将谨慎评估供给释放的速度,供需的平衡关系,尽量选择景气周期向上的行业进行配置。

 

易方达·林森:我们在三季度增加了周期股的配置。过往我们对周期行业研究较少,因为通过宏观研究对需求侧作判断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但是周期行业的供需平衡将越来越取决于供给侧,供给侧的政策导向是清晰且明确的。部分周期行业龙头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内,具备很深的政策壁垒,很难有新进入者对他们进行挑战。

中庚·丘栋荣:煤炭、能源、资源类公司增持较多,配置的逻辑主要在于:(1)能源、资源的需求长期是持续增长的,短期与地产周期相关度较低,短期甚至呈现需求加速增长的状况;(2)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收缩比较严重,市场出清比较明显,真实有效的供给增长非常有限;(3)中长期来看,环保和碳中和因素影响下,中期的供给约束和边际成本会上升,导致存量资产价值显著提升。从市场定价和估值来看,这类公司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因此,碳中和背景下,我们看好能源、资源类存量优质资产的投资价值。

融通·邹曦:中上游资源品带动周期板块重估的局面将继续深化发展,房地产基建产业链将获得重估的机会。如果这种趋势确立,市场将出现指数性的行情。


双碳&电新行业

银华·李晓星:电力的短缺以及石油、天然气和动力煤价格的持续上行,使得新能源运营企业的资产得以重估。我们认为高层近期出台的电力市场化的调节方式是最有效的调结构的方式,高耗能产业会对应更贵的电价,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是最受益的行业,这个也是是我们三季度增持的重点行业。

朱雀·梁跃军:能源转型要先立后破、实现平稳替代,避免运动式减碳和一刀切;在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传统能源的短期供需错配和涨价,但立比破更值得关注,建立绿色能源网是长期的正确方向,带来确定性的需求增量,所蕴含的投资价值远高于短期的商品价格博弈。

各方逐渐意识到了运动式减碳的弊端,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和连带的就业压力会反过来影响能耗双控的节奏。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尽快推出,供需失衡和高价将会改善。坚定看好3060赛道上的优质企业成长机会,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南方·蒋秋洁:国内经济处于增速缓慢下台阶的过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高于单纯的经济增速。在这个阶段需要深刻理解“碳中和”和“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并从中筛选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行业和个股。

虽然短期市场波动剧烈,但“碳中和”仍然是未来几年政策和经济部门的发力方向。其涵盖范围之广,涉及到经济的方方面面。当新能源在整体能源结构中占比越来越高时,对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基础设施和智能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局部环节已经出现了短板,需要在短时间内补足。新型能源系统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光伏、风电这种单一系统的建设需求,而是贯穿在发电、输电、用电整个网络的一体化布局,其中涉及大量行业的发展机会。同样在减碳方面,交通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新能源车已经从依赖补贴的“2B”阶段逐步过渡到正常的消费市场阶段。随着智能化的提升,新能源交通工具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在持续增强,相对低的运营费用也在成本层面提供吸引力。

大成·韩创:市场逐步认识到了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面临着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一方面我们需要更稳定更低廉的新型能源和网络,这里面还有很多技术进步的空间需要挖掘;另一方面我们可能需要为传统能源支付更高的价格,以应对双碳目标紧迫性的实施。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双碳行动将对全社会带来重大变革,它包括了能源、交通、生产、生活等各个重要方面。在这个大的社会变革中,投资机会将会层出不穷。

广发·邱璟旻:光伏主要面临上游开工率较低、部分环节产能不足推动成本上升进而影响下游装机率的问题,即便如此,相比海外市场的成本优势仍较明显,同时全产业链几乎都在国内,在平价上网以及“绿电”政策优势的推动下,未来潜力与空间仍十分巨大。

华安·崔莹:我们认为碳中和是中长期国家战略,也是全球合作的核心议题;而制造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全球化带来的效率优先,在目前非常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一定程度会让位于本国的供应链安全。在此背景下低碳化和国产化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投资主线,低碳化不仅仅包括清洁能源和电动车,也包括传统能源的稀缺性重估、电网改造和储能等;而国产化涉及半导体、计算机、军工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

安信·陈一峰:电气设备与新能源产业依然是未来5-10年比较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发电都将有比较大的发展机会,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医药领域短期尽管存在医保控费政策的扰动,但其核心是调结构,国内每年医保支出总额由于老龄化的趋势仍维持稳定增长,意味着国内医药整体市场规模仍会持续扩大,医药板块经历此前的调整,部分优质的公司已经具有一定性价比。在地产、银行等领域,有些龙头公司值得我们长期关注,且目前估值相对有吸引力。


新能源汽车

东方阿尔法·唐雷(今年排第2):我们判断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将继续经历“戴维斯双升”的投资机会,我们处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主升浪中。上游资源由于受到供应的限制,会有很大的涨价弹性,是最为确定且最有弹性的细分方向。新能源板块在经历前期的较大涨幅后,近期出现一定的调整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从产业的角度,我们看到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和环比均维持高速增长,强劲的数据验证了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爆发和行业景气快速上升的判断。

经历调整之后,板块的估值回到更具吸引力的位置,以上板块大部分公司考虑到今年和明年业绩高速增长之后,明年市盈率30倍左右,估值合理,业绩有超预期空间,具有很强的投资性价比

银华·李晓星:新能源板块依然是我们目前最看好的科技制造业,当前市场上有关新能源行业股价被“透支”的声音比较多,我们认为近期新能源相关股价的回调更多是因为交易拥挤的问题,而不是估值被“透支”的问题,交易拥挤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但不会是影响股价中长期表现的核心因素。如果我们看到明年其实当下新能源产业估值还是挺便宜的,还是在合理的区间。

一个行业景气度持续时间越长的估值也越高,所以现在新能源行业还处于一个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基本面都非常良性的环境当中,还没有到风险区域,只是短期累积的涨幅比较大,需要时间消化一下。相比于业绩预期过高的电动车上游,我们更加看好中游制造业一些。我们认为市场有点高估了上游的盈利能力,而低估了中游的技术进步降本能力。

中邮·国晓雯:今年来,新能源、科技、军工等热门赛道处于高景气、高业绩增速、高股价、高预期、高估值的“五高”状态,市场关于这些行业“估值透支”的讨论也较多。我们认为,这些板块中的个股未来也会发生分化,尤其是产业链壁垒低的环节,收入和业绩趋势无法保持高速增长的个股,未来都有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风险。明年,新能源、军工、科技的景气方向仍然延续,但是产业链一些细分环节的竞争会更加严重,这些都会构成明年的投资挑战。但是我们仍然认为部分板块龙头标的和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的业绩会进一步上修,整体走势将维持高波动向上。

我们认为消费板块的投资仍处于偏左侧区间,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消费税、医药集采等政策尚未出清;二是经济下行趋势下,消费行业仍然表现较差;三是三季报将带来的数据考验。不过,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的维度来看,很多标的的长期布局的机会已经显现。

金融地产行业可能在低位出现阶段补涨,但从长期逻辑来看,其本质上难以成为机构配置的主战场。对于周期股,不能仅关注供给逻辑,这一行业未来可能面临需求下行和限产修正两方面风险。

特别地,中美关系确实有向着积极发展的迹象,但是国内科技的发展和军备的规划都不会因为短期的经贸上的缓和而有所变化。

恒越·高楠: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景气赛道,估值整体上水位不低,但中期的产业趋势并未发生改变,其中成长确定性强且长期市值空间并未透支的个股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东方红·孙伟:很多消费股短期因为情绪产生的回调对应长期来说可能会是不错的买点。最近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这种行业,虽然近期走势非常强势,估值也是对中长期有一定的透支,但是,五年可能有十倍甚至更高空间的行业,考虑到其中大多数环节的壁垒并不高,精选壁垒较深的子行业龙头对于我们来说会比较重要。

分析:东方红居然最好看新能源行业,属实没想到,目前市场上重仓宁德时代最多的好像就是东方红。

广发·邱璟旻:以电动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行业需求景气度非常旺盛,长期来看,中游环节必将回归制造业合理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区间中,当前的高盈利和高估值较难持续,但是能量控制和整车厂例外,前者因为安全的重要性远超传统燃油车时代,将带来较高的溢价能力;而后者则可能会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使业绩非线性增长;总体来看,龙头企业当前仍处于扩大份额、抢占话语权阶段。

医药

招商·李佳存:医药指数已跌至过去十年估值负一倍标准差位置,看好医药板块的左侧布局机会。

工银·谭冬寒:三季度,医药股因为受到安徽IVD集采等地方性医疗器械集采政策的负面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调。我们对医药行业政策并不悲观,只要改革方向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是提高产业效率的,就是正确的改革,哪怕短期有既得利益者受损,未来也会产生更多的朝气蓬勃的公司和投资机会。CXO依然是我们认为景气度最高,确定性也比较高的大板块,估值相对可以接受,继续构成了本基金最主要的持仓部分。这些公司在中报里都呈现出高质量的利润和优异的成长性,竞争力也在持续增强,很多公司都在主动布局,积极探索新业务增长点。

科技

富国·许炎:过去十年,中国主要发展的是以终端产品和互联网为主的“软”科技。当下中国,从政策引导到产业趋势,纷纷指向硬科技创新,以智能电动车、半导体国产化、AI替换人工等科技领域当前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诚然,上述领域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所表现,但作为行业的初始阶段,股价的表现也仅仅是开始,当前时刻,投资者不要在周期的、短期的机会里损耗精力,上述行业或都有5-10倍的成长空间,大机会时代,拒绝机会主义。


博时·肖瑞瑾:我们认为成长股的短期逆风并不值得恐慌,大量优质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在正确的路上砥砺前行,必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中的明日之星。

银华·李晓星:我们主要看好半导体,尽管行业本身具备一定周期性、阶段性会受到中美贸易预期变化带来的估值波动,国产替代是中长期明确的产业趋势。相较于新能源行业的全球较领先地位,我国在半导体的技术及市场地位仍然处于追赶状态,国家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机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背景下,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进程正在加快,半导体单车用量会持续提升。全球晶圆厂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而国内自建晶圆厂扩产速度更快,上游的设备和材料当前国产化率非常低,受全球景气周期影响较小,同时亦是亟待解决的卡脖子环节,政策支持力度最大。

互联网

银华·李晓星:互联网经济逐步进入常态化监管的阶段,前期因为受到政策压制回调较多,从投资角度,需要看到明确的政策右侧信号;头部互联网公司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从中长期角度,目前是加大研究的时点。

易方达·萧楠:三季度主要减持了互联网板块,尽管很多企业的底层投资逻辑并没有改变,但依然需要重塑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行为,目前这个过程似乎依然需要时间。

港股

广发·张东一:我们相信,中国监管层的初衷是理顺行业的不合理竞争。长期而言港股已经到了极具投资价值的区间。

中庚·丘栋荣:我们看好港股通标的的股票中的大盘价值股,这些价值股基本上是龙头企业或央企,资产质量非常高,具备基本面风险小的特征;这些价值股对应的A股较便宜,但港股更便宜,且分红收益率更高;同时,交易上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海外资金和南下资金关注较少,交易不拥挤。

结语:大部分基金经理是看好自己擅长和关注的行业,这是屁股决定脑袋,不过我读了180份季报,总体来说,我觉得提到看好消费行业的经理最多。

这究竟是反向指标还是正确预测呢?目前来看消费股四季度确实有一定的反弹,拭目以待。

另外,越来越多基金经理愿意在定期报告中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了,尤其是会针对市场的变化和热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我们投资者认知市场也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这是定期报告中最好看也最值得看的部分。下篇文章,就会摘录几篇最好看的三季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击“在看、点赞、转发”支持一下。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投资理财#   #基金经理#  

$中欧价值发现(F001882)$   $易方达消费行业(F110022)$   $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F001694)$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