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填坑,基金定投后卖出也是有秘诀的!

来源:雪球 作者:本伟量投 2021-11-11 02:40: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填坑,基金定投后卖出也是有秘诀的!)

先说一下,今天四只MSCI中国A50ETF上市交易,不久后就有场外联接基金了,这个指数基于行业和市值两条线选股,比上证50更有优势,值得关注。

另外,周末各大券商已经开始宣传跨年行情,按照我对2013年美联储缩减QE后股市的复盘,此次taper后,确实有可能叠加跨年行情走起,不过具体时间是预测不了的,只能是模糊的正确。

对目前的行情我依然觉得不动是最好的,仓位够重,进退自如,这就是最好的状态,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花在策略研究和细化,或者学习上。

今天探讨一个定投中的实战问题,事情是上周消费涨到高估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估值变高,事实就是按照低买高卖的策略,到了要卖出的时候。

问题来了,如果是定投策略,今年各个指数(包括宽基和行业指数)低估的时间都不长,是投不到很多份额的,回顾沪深300指数,以13倍PE为低估线来看,能拿到很多份额的时间是2018年和2019年,另外2020年有少量定投机会,如果年前抱团行情已经将份额卖完,那今年低估线附近攒的这点份额,短时间内如涨到高估应不应该卖?

这一点今年的医疗有过一次估值从低到高的反复,和现在的消费类似。

我想了半天没答案,打开账户有了启发,我自己2019年开始买沪深300ETF,去年卖出时留了一手观察仓,哈哈,答案就在这里。

这一手ETF目前盈利33.8%,对照现在已经进入低估线的沪深300指数,估值下跌空间类比2020年3月的极限低估位是15%左右,意味着这100份沪深300ETF无论怎么跌,都能给我保底15%的收益。

这收益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常说的业绩增长的钱,相当于两年时间沪深300指数业绩增长了那么多,然后我们始终持有,哪怕几年后估值又回到了原点,但业绩增长的钱不会少。

这事情大概在很多老股民眼里就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新基民大概也经常听说长期持有,能赚到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两部分钱。

但对我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长期持有基金的信心,也是卖出基金时不患得患失的依据。

如果知道,即使高估的时候没有全部卖掉手中的基金,也不必遗憾,因为我们长期持仓就能赚到业绩增长的钱,那还急什么?

所以,我们再回看定投中要如何卖出基金这个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1、低估买入,高估卖出,如果时间够长,那么既赚到了业绩增长的钱,又赚到了估值提升的钱,对应的其实是大波段。

2、如果短时间内,估值从低到高,那赚得就是估值提升的钱,对应的是小波段,更有可能是高位震荡的行情。

这有什么区别呢?是仓位的区别。

举例,100万资金,如果今年投沪深300指数,由于低估时间短,只买了10万,假如半年时间估值从成本线13倍,涨到16倍高估线,涨幅23%。

单独来看,一年23%的收益当然不错,但相对100万总资金来说,2.3万的利润其实很少,赚不到大钱。

然后这个问题变成了,如果短时间内估值变化快,通常可能是估值波动的一次高位震荡行为,即使触及了低估和高估的边缘,由于筹码积累不够,赚不到大钱,卖不卖并不重要,这是次要矛盾;我们更应该把周期放大,把估值波动吃透,例如12倍估值,涨到18倍,估值波动变成了50%,如果叠加业绩增长,筹码又攒得足够的情况下,大钱就来了,这是主要矛盾。

结论:基金定投的买卖应该是忽略次要矛盾,紧盯主要矛盾,攒够筹码,吃透波段。

注意:文章仅为个人视角,不构成买卖依据,不推荐基金,请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每日估值表: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茅宁”在手,MSCI中国A50ETF今日上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