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全天破发 注册制询价新规意义重大)
22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中自科技破发,成为自建龙微纳后第二只注册制下新股破发股。
中自科技首日上市全天破发
时隔两年再现注册制下新股首日破发。22日,科创板新股中自科技(688737)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发行价70.9元/股,早盘一度探至58.88元/股,跌幅高达16.95%。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6.03元/股,下跌6.87%,全天成交量986.10万股,成交额6.54亿元,换手率55.30%,成为今年首个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
由于中自科技22日最高价为70.5元,这意味着股价全天没有翻红,创注册制以来新股首日上市全天破发纪录,打新中签者最高亏损将达6000元。
而2019年12月4日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建龙微纳发行价43.28元,上市后以44元小幅高开,随后震荡下行,当日收跌2.15%,股价报42.35元,成为第一只在上市首日就宣告破发的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中自科技是一家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厂商,主要产品有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产品、在用车改造产品、新车/机配套产品。
“公司股价破发主要还是和基本面下滑以及定价过高有关。”22日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道,“注册制询价新规实施后,放开了博弈空间,整体新股报价中枢呈上移趋势,以往‘压价’情况显著改善。就中自科技本身来看,发行价对应PE(TTM)68倍,招股书中可比公司艾可蓝、凯龙高科、威孚高科、贵研铂业PE(TTM)均值32倍,估值相对较高。同时,公司三季报业绩出现了下滑。这可能就是市场不买账的原因。”
根据中自科技的公告,2018年至2020年,中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10.01亿元和25.77亿元,而2018年时公司归母净利润尚且亏损5930.97万元,2019年和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分别实现8655.37万元和2.18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6.25亿元和2871万元,分别同比下降54.6%和81.7%。今年1-9月,预计营收为8.6亿元-9.5亿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900万元,同比下滑84.63%至80.02%。这也意味着就目前情况来看,公司下滑趋势依然持续。
新股定价更趋市场化
伴随着中自科技的破发,市场对于新股定价关注度提升。
“从长期来看,新股首日定价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过度解读首日定价意义不大。比如建龙微纳上市首日是破发了,后来几天也是出现了一波反弹,再后来成为基本面趋势牛股,上周业绩超预期又出现了一波上涨。所以,大家看这个现象的时候,还是需要关注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新股破发体现出市场更趋理性客观,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约束力逐步显现,随着新股发行询价的市场化程度提升,市场化询价机制改革逐步显效,将使得未来新股发行估值更趋合理,中长期将利好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上述券商人士进一步对记者表示道。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18日,上交所发布了新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同日,深交所也发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上述新规主要围绕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询价问题展开修订,因此也被市场视作“询价新规”。
注册制询价新规实施后,大部分承销商将高剔比例定为1%,剔除最高报价后,应披露网下投资者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和养老金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等信息,将此四个数的最低价简称为“四值”孰低。
新规实施后,已有高铁电气、百胜智能、久盛电气、可孚医疗、中科微至、戎美股份、深成交最终IPO价格定价突破“四值”孰低。从超出的幅度看,上述7只新股的定价分别超出“四值”孰低值1.13%、3.7%、5.52%、0.07%、4.08%、4.83%、7.27%。其中深成交IPO价格超出“四值”孰低幅度最大,为7.27%。
实际上,随着新股询价、定价渐趋科学与理性,未来新股打新收益或将迎来一定程度的下滑。
中信证券预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将有所下滑。具体而言,一方面,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约10%”调整至“约1%”,高价被剔除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的要求,定价突破“四数参考价”的案例增加。综合来看,新股整体定价中枢正在上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上市首日涨幅将有所下降,这也将为投资者打新带来影响。
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