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条大河波浪宽-浅谈比亚迪战略护城河)
比亚迪王总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企业的战略重要性。一个坚持战略为重的企业,一方面要有准确、深远的战略判断,另一方面,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战略执行力。后者尤其更加难能可贵。华为任总一直强调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其实也是同一个意思。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从立项研发到上市,历时6年,汉的研发超过8年,比亚迪插电混动技术,迭代下来超过10年。纯电平台也是从二合一,三合一到八合一,十几年的迭代演进。
刀片电池打破动力电池性能,安全,成本的不可能三角原则。
DMi打破混动汽车,性能,油耗,价格的不可能三角原则。
比亚迪半导体08年开始起步,至少十年是不赚钱的,就凭比亚迪过去十几年比四万的摊子,养活这么大一块不赚钱的业务,容易吗?反正全球唯此一家,难度可想而知。
容易实现的目标,都不是战略目标。
正因为比亚迪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大战略,大周期目标的奋斗,才有了今天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准备最充分,产业链布局最完善,产品布局覆盖最全面,销量增长最猛的比亚迪。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历尽艰辛努力了十几年,竞争对手想要赶上谈何容易。更何况比亚迪十几年前布局的时候,产业发展还在无人区,虽然方向迷茫,但是竞争也不激烈。现在方向倒是确定了,但是竞争也激烈的多了,现在做一个战略追赶者的难度,实际上是更大了。吉利2015年的蓝色吉利计划,没有成功,客观上就是因为战略布局晚了。
上面聊的,只是比亚迪在汽车电动化方面的战略成果。王总反复强调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现在只不过是在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施工期,市场给予比亚迪智能化的估值不能说是零,也是很低的。但是,从王总一贯作风来看,你觉着比亚迪智能化的战略不会成功吗?比亚迪汽车未来在智能化上不会有产品技术的的差异化优势吗?
过去比四万时代的比亚迪,能力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现在眼看就要比十万,比二十的比亚迪,未来的战略布局,以及实现能力,一定是更强大的。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正盛,比亚迪的战略护城河也很宽,虽然路上有风浪,但是风大好行船。船上的各位乘客,请扶好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