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联是“事实、观点与信仰”,下联是“基面、估值和故事”)
一、
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复杂的语言系统,而有了复杂语言就有了抽象思维能力。而在语言的世界里我们有三样东西,分别是事实(facts)、观点(opinions)与信仰(faiths)。它们时而彼此模糊但时而泾渭分明;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认知。
要如何去区分呢?
可以这么说,所有你看到、听到、读到的被人以语言或文字呈现的事情,除非能被马上证明,则都不是事实。
事实就是能即刻被证明之事。相比事实,观点也可能最后被证明,但不是即刻被证明。比如某V说某票明天会V,这肯定是观点,哪怕第二天该票真的V了,此时此刻它仍然是观点。
而观点与信仰的区别是,观点是大致上基于事实的一种判断,而信仰未必基于事实。虽然我们会有不同观点——比如我认为宋铁子很美但你认为不行,但或多或少我们的观点要基于事实。如果你非要说陈曼给 DIOR 拍的那些模特都比铁子要美一百倍,我只能说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当众将其戳瞎。
而比起观点,信仰基于的东西,往往是文化、宗教、道德、价值。观点是有可能最终被证明或证伪的,毕竟基于事实;但信仰的特点是,几乎没有可证伪性。
说到这里比较抽象,还是举个例子,比方说繁体字。
事实比如——繁体字的達,比简体字的达,笔画更多。繁体字的達12笔,而简体字的达6笔,两倍。
观点比如,你认为繁体字更有传统美感所以更美,但我认为简体字风格趋简所以更美。或者你跟我说文化说传统说美感,但我跟你说识字率。总之你觉得繁体字好而我觉得简体字好,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占点道理,此时此刻我们都没办法把对方给说死。
而信仰比如,有些人认为繁体字能辟邪或者能通神。在家门口挂个对联必须是繁体,乃为门神之效。那到底有没有用呢,不好说,他会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你也没法证伪,你永远也没办法把对方给说死。
在繁体字这个例子里,我相信大家都能很容易能区分出事实、观点和信仰。但有些东西的区分的友好度,就并没那么高。
比如全球变暖,到底是事实,还是观点,甚至是信仰?
(对于简体 vs. 繁体,会有很多的观点)
(对于这张图,不同的人的感受不同)
另外开个玩笑,我有一个另辟蹊径的鬼办法。你Hey Siri去问Siri的问题,她能回答的,一般都是事实。比如你问她现在几点啊、外面气温几度啊,她回答得贼溜,这些都是事实。但她轻易不会给你任何观点。比如你问,Siri啊人种之间是不是有智力差异啊?她会说:sorry, I don’t have an answer for that。
最后要注意,有些事实虽然是事实,但由于表达方式的人为设计,可以非常误导人。比如一个事实是,梅西没有与中国成年队踢过球;但我可以这么表达:梅西是个菜逼,因为他从来没有在踢中国队的时候进过球。或者我这么表达:梅西是个怂逼,我这样骂他他都不回应我。后半句确实是事实。
二、
而在我们的投资之中,事实、观点、信仰,我认为,分别可以对应基本面、估值、故事 (或者我们叫画愿景、摊大饼、做PPT,都行)。
当然基本面里也要区分,基本面不完全是事实。你可能会认为财报数字都是基本面,就应该是事实,毕竟白纸黑字、加加减减、掷地有声。但有句老生常谈叫做,现金流是个事实,而利润是个观点;因为利润很容易被粉饰与操纵。甚至有时候公司的收入都只是一个观点,是可以被人为歪曲的(比如确认收入的时间与方式)。你可以认为,财报的有些部分不过是管理层的“观点”或“意见”。
而有一些基本面是铁的事实。比如宁王在2020年的动力电池系统销量约为44.45GWh,这是个事实(当然如果没有数字造假或者统计疏忽的话),无法被歪曲,不能被更改。但未来的产能规划,未来能做到多大的产能这个事,这就很可能是个观点,甚至是一个信仰。
而估值是一种观点,这个大家应该没什么争议。市值是事实而估值是观点,比如大家常津津乐道的用动态PE市盈率给公司估值,公司应该值多少多少,这本质上是一种观点,而不是事实。虽然应该没争议,但在实操过程中,很多人又会忘却了“估值是一个观点”这件事。所以很多人啊拿着低PE的股票就一副“我是价投我一定赢”的样子,我其实一直不太能理解。
而故事——无论你理解成市梦率也好,理解成PPT也罢——它是一个愿景、一个想象、一个预期。这个一般也不难分辨,我们就活在一个愿景的时代里。
三、
好那么最后问题来了,对于人类社会的塑造,你认为事实、观点与信仰,哪个最为重要?而对于股市的塑造,你认为基本面、估值与故事,哪个更为深刻?
我认为(当然这也是一个观点):最塑造世界的是信仰;最塑造股市的是故事。
信仰的是一种不可被证伪的集体观念,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观念,熟知历史的话你会知道其威力无穷。比如你要充分了解现代文明,就必须要了解盎格鲁撒克逊文明;而要了解英美就离不开了解其宗教,离不开清教徒的信仰。宗教信仰塑造了西方文明,而我们远东的文明似乎不太求诸于宗教。但我们也被整体很难以被证伪的观念所支配,比如儒学。儒学虽然不是宗教(因为孔子不是鬼神嘛),而我仍然将其视为一种信仰。儒学对东方的塑造力量,自然也无需赘述。
而股市其实是我们世界的一个缩影。股市里我们不仅研究数字,更要研究人性;我们投资科技,不仅要研究硅基文明,更要研究碳基文明。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技术方面认知贼牛逼,但跑来股市就跟来送钱似的。我认为股市本质上是建立在碳基之上,base在“人”的上面。而我也认为比起基本面、估值,故事对于故事的影响,更为本质。比如我们回首过去的将近20年,每一次A股的大行情,背后其实都可以找出一个故事,做为主线。
(来源:某次雪球的活动)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股市的波动,或者对于所有市场的现象——比如这公司那么好怎么股价就是不涨呀,数字货币明明是泡沫呀怎么就是不跌呀——你毫无办法,只能望洋兴叹。但如果理解了市场背后的运行逻辑未必总是基于事实而更多是故事在作祟式,你可能心态会蛋定、平和、从容一些。对于我个人而言,每念及此,市场再有什么腥风血雨、魑魅魍魉、光怪陆离,我都不会感到特别惊讶。
当然此文中,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而哪些是信仰,请加以区分。正如我在方丈身上学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说:这是一点看法,不一定对。虽然体现的是一种总体上的谦逊态度,但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诚实。不自欺也不欺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投资中,我认为都很重要。一点看法,不一定对。
---------------------------------
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