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评论丨扩大内需应兼顾需求侧与供给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评论丨扩大内需应兼顾需求侧与供给侧)

一旦出口增速放缓,内需表现如何,就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扩大内需,既要通过需求侧的相关政策来扭转下行态势,也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来营造适宜的环境。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出口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0年净出口对GDP贡献率高达28%,今年前三季度仍然达到19.5%,远超过去20年来的平均水平。

其原因,主要同各国受疫情冲击程度不同有关。由于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同时生产生活迅速恢复,产能利用率甚至高于疫前水平,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受疫情所困,生产停滞,供给不足,只能加大从中国进口力度,这就使得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快速飙升,单月出口规模连续刷新历史纪录。

不过,随着世界向后疫情时代过渡,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有望逐渐恢复,而各国宽松政策的退出则会导致需求放缓和物价回落,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升温,我国出口势必难以维持当前的超高水平。一旦出口增速放缓,内需表现如何,就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际上,“十四五”规划也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支点,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当前内需发展动能不足,尚未回归到疫情之前

内需主要包括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而投资又可细分为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从这四个指标出发,我们既可管窥当前的内需发展态势,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

首先来看消费。今年前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0%,仍然弱于2019年末8.0%的增速。拖累消费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疫情限制。由于疫情反复,各类线下接触型消费都表现不佳,个别月份餐饮收入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二是消费能力。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累计同比增速要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显示出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损。三是消费意愿。根据央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三季度储户选择更多储蓄的占比为50.8%,远高于疫前水平;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为24.1%,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其次看基建投资。今年前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远低于2019年末3.8%的水平。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弱于市场预期,应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抑制:一是基建资金投入偏慢。无论是预算内财政支出还是专项债发行,今年的实施进度均明显后置,普遍晚于往年水平,叠加城投债发行规模收缩以及土地出让遇冷,基建资金来源并不充裕。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项目对接,导致未能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二是地方政府意愿不足。今年为推进带有攻坚性质的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增长目标设置为“6%以上”,完成这一目标压力并不大,这导致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愿相对不足。

再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前11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0%,低于2019年末9.9%的水平。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均呈现连续放缓态势。其中,调控升级是房地产市场降温的直接原因。今年以来,房企融资“三道红线”、银行集中度管理“两个上限”,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两个集中”的长效调控机制成型,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按揭贷款额度收紧和放款时间延长加大了地产销售压力,叠加融资渠道受限,部分房企开发到位资金增速下滑,进而导致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不足。由于房价持续下行,部分地方政府公布了限跌令,房企无法通过降价来加快回款,施工和竣工进度也开始下滑。种种因素的叠加,使一些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9月以来政策开始纠偏,银行按揭贷款发放进度加快,但尚未扭转市场降温势头。

最后看制造业投资。今年前11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4.3%,高于2019年末3.1%的水平,在内需的四大动力中表现最好。支撑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的因素包括:一是制造业企业盈利处于高位。前11月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高于疫情之前5.3%左右的水平,企业中长期资本开支意愿仍然较强。二是产能利用率上升较快。三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小幅回落至77.3%,但仍高于疫前水平。三是政策加大支持力度。202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7.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9.7%,远高于11.9%的整体贷款增速。

可以看出,除了制造业投资之外,其他几项内需指标均表现为动能不足,尚未回归到疫情之前的增长水平上。如何扩大内需,既要通过需求侧的相关政策来扭转下行态势,也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来营造适宜的环境。

需求侧发力扭转内需指标下行态势

从需求侧来看,扭转消费下行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改善消费环境,包括推动线下服务业正常运营,继续培育和丰富线上消费场景。其次要做好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六稳”“六保”,盖因明年的就业压力可能会明显上升。一方面,新增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加167万人,毕业总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产业链收缩,双减政策落地,以及互联网企业扩张进入平台期,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也相对下降。只有保持就业稳定,居民才有持续的收入来源用于消费,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助企纾困政策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最后还要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汽车、家具家电、餐饮等大宗重点消费,以及线上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方面出台新的鼓励措施。

扭转基建投资下行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项目。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目前各地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在加快开工。中央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端要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建设方面展开。二是资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表明支出强度将成为硬目标,预计2022年专项债发行规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发行进度将会前置,以保证“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而在房地产市场纠偏之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有望回暖,这将有助于保证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发挥对于政府投资的补充作用。

扭转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商品房方面,调控政策要继续纠偏,以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其中的重点,是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对于首次购买住房以及合理的改善型住房需求要积极支持,对于部分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可允许因城施策,适度放松调控力度。从保障房方面,要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尤其要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领域,这一概念今年以来在多个高层会议上被反复提及。作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有效缓解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并已被多地写入“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中,预计将成为未来住房发展重点。

最后,制造业投资增速也需要进一步整固。因为随着出口增速回落,出口产业链上的制造业景气可能会相应回落。稳定制造业投资增速的重点,一方面要积极引领产业升级。如中央所提的,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等。另一方面在于金融支持,如为“专精特新”等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营造适宜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供给侧发力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除了需求侧之外,如“十四五”规划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所以,还应注重从供给侧发力,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从企业端来看,一是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包括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等。二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强化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三是做好纾困助企工作。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从居民端来看,一方面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过构建一、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通过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夯实居民养老、医疗保障至关重要,同时,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做好房地产保障工作也将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作者:王静文 编辑:陆跃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民生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