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抓好核心技术与环节,让农业强筋健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抓好核心技术与环节,让农业强筋健骨)

钟钰 甘林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明年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会议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在国内外自然灾害频发、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拥有自主研发的种子资源和掌握农业生产核心关键技术,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在召开党的二十大之际,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的重要前提条件。

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重要力量

在全国上下合力、多年努力下,我国初级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所需种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取得巨大突破。

首先,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内供应能力增强。在党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三农”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农产品供应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400公斤/人,为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基础。除粮食以外的其他初级产品供应量也在提升,2000-2020年棉花、油料、水产品、牛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提高20.0%、8.5%、57.8%、269.7%。2000-2018年猪牛羊肉的人均占有量从37.6公斤上升至46.4公斤,涨幅23.4%。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2020年猪牛羊肉人均占有量跌至37.4公斤,虽然低于2000年,但这是源于外生变量冲击,我国猪牛羊肉供应能力依旧存在。

第二,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重要力量。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科技进步推动农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农业设施装备助力生产增收,在我国农机补贴等政策的引导下,田间地头新型农机齐上阵,深松、播种、青贮、收割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再加上新型经营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技术更新提升了农业生产质量,当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从0.53提高到0.57;一系列绿色技术的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农膜回收率达到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第三,种业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种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核心性的基础产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良种覆盖率高。据2020年12月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介绍,当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在95%以上,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二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取得进步。全国各地通过开展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收集了一大批新资源,为培育新品种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十三五”期间育成新品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分别180个、312个、820个、247个,一大批具有优良性质的重大新品种有力保障了我国种业发展。

初级产品供给面临三方面挑战

虽然我国初级产品供给能力在逐年上升,但依旧面临一些农作物品种在种子和产品上对外依存度高、涉外风险高的情况,同时在种业技术突破上还面临桎梏。

首先,种子进口比例过高。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种子进口额4.35亿美元,出口额2.11亿美元,进出口赤字约为2.24亿美元,属于不折不扣的种子净进口国,一些农产品种子进口比例极高。得益于袁隆平院士在内的科学家们长期努力,我国水稻种子较优,长期位列世界第一,同时小麦育种也在科学家和实践中取得佳绩。但是,玉米、大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种子表现仍待优化。玉米以先玉335为代表的“洋种子”几乎横扫了国内的种子市场,在2021年7月对陕西和甘肃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先玉335自2004年审定以来,就成为当地主要玉米种子,多年未曾改变。大豆单产低也与低质量大豆种子有关,经济作物中耐储番茄、甜椒、水果黄瓜等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种子进口超过50%,甜菜种子95%需要进口,双孢蘑菇、白色金针菇等工厂化专用菌种基本来自进口。

其次,农业“芯片”存在“卡脖子”的窘境。种业是农业发展“芯片”,我国相关的前沿育种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我国种植资源收集保护方面较优,但对其保护和利用程度不够,尤其对是否具有高产、优质等性状的精准鉴定上的工作还不足。在我国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资源保存总量超过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但完成精准鉴定的不到1.5万份。二是我国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市场相互分离,直接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三是国内种业企业总体实力有待增强。企业“多小散弱”的特点难以与需要高投入的种子研发相匹配,大多数企业对育种科研的投入有限,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第三,一些初级产品进口依存度高。国际市场和资源对我国初级产品供给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国际依存度过高则会提高断供风险。过去一段时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形势复杂多变,西方国家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都会选择赶紧捂住“粮袋子”。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后,俄罗斯、越南等12个国家先后宣布或直接启动了粮食出口禁令或出口限制政策以求自保,国际供应链非常脆弱。而我国在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进口规模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2020年大豆进口量10031.5万吨,产量1960.2万吨,进口量与国内产量的比值5.1,一旦发生国际供应链中断,国内保供风险将剧增。棉花进口量与国内产量的比值从2015年的0.25上升到2020年的0.37,进口依存度开始上升,相关风险也有所增加。

多方面发力保障粮食安全

为打赢种业翻身仗、稳定初级产品有效供给,建议从地力提升、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实地方责任制度的角度进行完善。

首先,稳定耕地面积、抓好地力提升。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既影响农产品产量,也与农产品质量密不可分,是保障初级产品供给的根基。在数量上,要切实保证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在质量上,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坚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真正实现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抗风险能力强的目标。

第二,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推广应用。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要素。一是更新机械技术应用,当前规模化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已较高,但是“巴掌田”、丘陵地等机械使用困难,还需进一步研发新型农机农具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二是优化生产经营体制,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加大技术创新相关的项目、资金、人才、政策支持,为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提高支持强度、保障种业创新。一是要强化能力保障,加大技术进步相关的项目、资金、人才、政策支持,为种业发展提供基本需求。二是要促进协同联动,积极推进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种业产业链协同联动。三是要培育龙头企业,种业强,企业必须强,基于我国国情和种业发展现状,着力打造航母型领军企业、特色优势企业等几类种子研发的核心企业,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四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种业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为推进新时代种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四,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力度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口粮小麦、水稻的产量,促进大豆和油料的增产。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生猪生产恢复,保障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等产品有效供给。

(编辑:洪晓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