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洞悉新趋势 聚焦新经济——万霁资产2021年总结及2022年投资策略)
#2021投资总结# $万霁宏远三号(P000587)$
2021年指数表现波澜不惊,不过赚钱机会可圈可点,新经济、新赛道大放异彩。尽管年末有所回落,但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两个ETF都大涨7成左右。在此背景下,万霁基金平均取得略超40%的收益(业内排名7%左右),只能算是合格,算不上优秀。
全年对净值贡献较大的,主要是光伏、防震、物业、电子烟等。光伏逆变器我们于2020年7月份介入,2021年7月底退出,一年时间享受了7倍以上收益。2021年的遗憾主要是一直畏高,错过了新能源汽车的大涨,应该说对行业的前瞻性研究不够。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制造业股票在反弹之后,全年贡献仍然为负。年末仓位8成,分布在制造、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防震、培育钻石等行业。
过去一年我们对传统价值投资思路进行了反思。每一个时代成功的投资模式,都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烙印。如格雷厄姆的净资产打折法,只适用于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美国,无法适用于巴菲特时代。巴菲特对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投资,只适合于互联网之前的纸媒和电视年代。而段永平和张磊对互联网的投资,也只适合于21世纪初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当互联网如基础设施一样在全球饱和后,奇迹显然不再。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增长,即使是传统经济如银行、地产、保险、家电等,只要抓住龙头,总能获得优异回报——这是经济高速成长期的红利。不过时移势易,在经济步入低增长阶段后,传统行业注定落寞,这是“三傻”风光不再的经济逻辑。其实回顾过去二十年的美国股市,投资传统经济业绩渗淡,互联网和高科技独领风骚,这与西格尔教授总结的1950-2000年的规律截然不同。人生没有多少20年可以等待,福布斯排行榜是最好的教材。
我觉得作为基金经理,既要坚守不变的投资原则,又要洞悉新趋势,根据时代发展特征,不断寻找新时代王者,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不变的投资原则就是:成长,可持续的成长,有壁垒的成长。至于成长究竟是在消费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则不必完全迷信权威。能够传承百年的商业模式毕竟少见,不可能千军万马去买茅台,适当的变通,是为了顺应时代变化。
在新经济投资中,我们也对竞争壁垒进行辩证思考。传统行业因为空间有限甚至需求逐步缩小,所以壁垒最重要,否则你的份额很快被别人抢去。在新兴行业,因为空间足够大,需求高增长,所以壁垒可以适当放宽,考察竞争格局更为务实。所以存量行业看壁垒,增量行业看格局。不必过于纠结到底应该投资存量行业还是新兴产业。
经常有业内人士鼓励我,说过去6年多,万霁平均收益排名在业内前10%以内,已经做得不错了。可是我知道,作为中小型私募公司,如果想突围,想做大,没有更高的收益很难出名。提高收益有两个办法,要么动用杠杆,要么重仓新赛道。万霁肯定不会用杠杆,这样在新赛道上,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研究资源,保持更高的仓位。
过去一年我们也对买入价格进行了反思。估值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在强劲的行情中,不妨适当提高买价;在低迷的市道中,保持耐心等待更好的价格。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可以更好地平衡收益与回撤。
万霁成立这几年,主抓研究,销售和市场确实没做好。部分券商唯规模论,机构业务变成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不会过度追求规模,收益依然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未来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万霁会不断吸收一流研发和销售人员加盟。
展望2022年,预计低利率环境不变,慢牛行情不变,结构性机会不变。较多市场人士担忧美联储加息,从过去十几年的历史看,只是连续加息才会对股市产生阶段性冲击,但没有影响慢牛的大局。过多的担忧会影响决策。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中国经济保增长压力越来越大,短期利率有进一步下调可能。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中长期低息环境或已形成,这是慢牛的基础。
对2022年的结构性机会的看法:
1、光伏。行业高增长初期,赛道坡长雪厚。年底硅料价格已经下降,预计新年继续下行,从而释放下游需求。2022年全球增速预计25%,其中中国30%。细分行业上,硅片竞争格局有所弱化,不过龙头地位仍稳;逆变器依然是最好标的。
2、新能源汽车。2021年中国最高月度渗透率20%,远超预期。不断超预期的数据也是支持板块屡创新高的基本面因素。参考欧洲,2020年保持160%以上高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维持80%左右的高速,预计国内2022年增长60%。经过回调之后,过度高估的状况有所改善。
3、中国制造。中国是制造大国,未来全球品牌影响力有望逐步加强。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后,制造业反转可期。继续看好乳胶漆、车灯、高空作业车、低压电器、电子配件等。
4、次高端白酒。高端白酒增速下降,估值提升,一旦提价预期不能兑现,泡沫需要进一步消化。管理改善、历史品牌复兴的次高端白酒是投资首选。
5、疫苗。受新冠疫苗接种的冲击,2021年常规疫苗接种不足,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低于预期,估值相对提升。但中国疫苗的接种率中长期有较大提升空间,二类苗竞争格局良好,相关公司估值相对合理。一旦业绩恢复增长,股价也会随之反应。
考虑到当前大部分白马股依然高估的现状,2022年大概率仍然是以小为美,大型机构想做出业绩仍然艰难。想在新年取得好的投资收益,需要更卓越的行业洞察力,更苛刻的选股标准。
感谢各位投资者的一路陪伴和合作机构的大力支持!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