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再次反复,春季行情会夭折吗?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2-01-10 07:37: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再次反复,春季行情会夭折吗?)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出现分化,创业板指冲洗震荡走低,沪指虽冲高回落但仍保持在平盘线上震荡。午后,指数一度走强,创业板也一度翻红,但无奈资金观望情绪渐占上风,指数在再度走弱,并持续走低直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18%、跌0.59、跌0.98%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3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981:3547,平均涨幅-1.56%,亏钱钱效应显现,两市成交额12072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6.20%。北上资金净流入逾93亿。

上周五市场的表现有点低于预期,本来以为市场能够延续前一天的企稳态势,但事实上却出现冲高回落,尤其是创业板指将前一天的下影线几乎吞噬殆尽,这不禁又让大家对后市增加了一些担忧,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当前政策趋于宽松,翻年后资金面也有所改善,为何市场却依然羸弱?“春季躁动”行情到底还有没有戏?

当前市场“底气”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对外围市场的担忧。最近,美联储“放鹰”会议纪要暗示经济走强和通胀上升可能导致加息以及缩表比预期来的更早更快,最新的市场预测今年3月加息的可能性已经飙升至近90%。而美联储加息也势必会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回顾历史,1990年代以来美国共经历了四轮加息周期,而在美联储加息初期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和港股大都会出现明显的下跌行情。其中对A股和港股的短期冲击相对还会更大一些,因为美国利率的上升增大美元的吸引力,往往会推升美元,从而导致全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此外,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升,还导致了最近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提前飙升,最近一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5%多一点开涨,一度突破1.80%,冲上2020年1月以来高位。长期国债收益率相当于市场无风险利率,在机构的估值模型中是个反向指标,其飙升不利于高估值的科技股,这也导致了最近代表科技成长方向的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的大跌。映射到A股,则成为最近新能源等高成长赛道走弱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资金开始担心市场会不会重现去年春节后,同样在美长债利率大幅走高背景下,当时估值已高的机构抱团白马股集体崩溃的局面。

锐叔认为,这种担忧确实是有根据的,但当前还不至于对A股产生大的影响。当前与去年年初在宏观背景上的最大区别是,2021年初处于2020年国内宏观流动性大幅宽松后的边际收紧阶段,而当前国内流动性不但没有明显收紧预期,而且在政策“稳增长”基调下,反而还有趋于宽松的预期。另外,美联储开始加息的时点还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按照最快3月加息来看,靴子也不会马上落下,给“春季躁动”行情留有时间窗口。最后,参考历史,过去20年,有8年股市在开年下跌,但每一年跌完后一季度指数均有行情。

综上所述,锐叔依然对“春季躁动”行情保持期待,从而继续维持最近低吸加仓为主的策略。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房地产、保险、银行等涨幅居前,文教休闲、互联网、农林牧渔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基础建设等相对活跃。

房地产概念逆势中走强,板块指数涨2,5%,板块内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驱动上,1、财联社记者从房企人士处获悉,目前银行已告知一些大型优质房企,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相关指标。2、银保监会在第278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4%,整体保持稳定。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满足,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贷房。在此前的12月20日,据中国央行主管《金融时报》,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收购双方、并购效率、风险管控、报告制度及宣传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落实房企并购服务,托底房地产行业。但对于收购方来说,仍面临三条红线、真实负债率、资产性价比、行业基本面担忧等压力,因此对相关资产收购依然谨慎。并购融资和承债式收购若能够豁免三条红线,有助于优质房企接下来积极发行相关债务融资产品,有望在下一轮周期中迈向新一轮成长的轨道。21年对于地产企业而言,是继08年之后最艰难的一年。信用违约、债务净偿还压力、土地投资减缓,更多公司将主要目标从“求发展”调整为“活下去”,企业之间的分化加剧。2021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及各部委频繁释放维稳信号,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多地从降低房贷利率、加速按揭放款时间、发放购房补贴、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稳市场预期。但房地产信贷虽有所改善但尚不明显。2022年元旦假期期间,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市场活跃度仍不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四成。总的来看,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相应的房地产板块的整体机会不大。不过,本轮房地产供给侧去杠杆,带来行业部分出清,存活下来的优质房企也能将享受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政策鼓励房企并购,有助于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聚,优质房企迎来戴维斯双击。因此,对于房地产板块,重点还是在于选股。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房地产行业第一名广发证券的分析师,在房地产行业年度策略中,结合经营、债权价格、评级表现,将企业划分为S\A\B\C四类。S类的企业已经在投资、融资、销售等多方面体现出差异化优势;A类企业后续可以维持正常业绩及销售增长;B类企业依然面临现金流压力;C类企业已发生实质债务违约或寻求展期,经营压力最大。未来需要抓住S及A类企业整体估值复苏中的投资机会。

上周基建产业链各板块表现不错,其中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等板块指数在上周五还纷纷创出了阶段性新高。在此前的早评中,锐叔曾多次提示过大家关注基建产业链的机会,主要逻辑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稳为主”、“稳中求进”,明确了“稳增长”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而会议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则意味着基建投资将再度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2022年基建投资较2021年改善是较为确定的事件,也是中期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从当前基建产业链一些细分领域基本面来看:【管网】发改委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重点强调的一个分支,管网建设有望成为基建的重要抓手;【装配式建筑】短期主要受益于保障房建设;【建筑央企】2021年建筑央企新签合同普遍有较高增长,行业估值整体低位;【水泥】预计2022年一季度前行业盈利有望维持高位,后续水泥价格更关注错峰生产情况;【工程机械】2021年四季度工程机械业绩仍承压,2022年一季度工程机械下游需求预期向好,低基数效应下,预计2022年三季度起挖机销量增速将转正;【玻璃】2021年四季度玻璃盈利能力环比三季度下降,预计2021年一季度玻璃盈利有望触底反弹。之前的早评中,锐叔曾帮大家重点梳理过建筑行业。今天则重点讲一下管网领域。近期地下管网改造多次在重点会议上被提及,政策层面对于城市管网改造的需求明显提升。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宁吉喆副主任12月22日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水利、市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燃气管道、防灾减灾等领域短板,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水利部指出,按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求,围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和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水利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在稳经济背景下,管道作为水资源、能源传输重要通道,在我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城市防灾减灾,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方面需求有望得到加速释放。2020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燃气管道用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749.42亿元、2114.78亿元、1043.40亿元、238.61亿元,合计总投资4146亿元,同比增长31%。随着国家水网建设和市政管网改造投资增加,预计十四五期间,城市管道更新、污水处理、综合管廊、重点工程等领域管道投资有望加速,管道行业有望在“存量+增量”两方面促动下,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地下管网的投资机会主要围绕“管道制造”、“管道施工”、“管道安防”、“勘探设计”这四个方面:1)管道制造:管网投资的规模大且单位投资额高,故管道制造是细分赛道确定性较高的领域。以城市排水管道为例,涉及输、排水的管道产品主要包括混凝土管道、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三大类,不同的材质、性能决定了各类管道产品的适用范围不同,随着地下管廊建设的加速推进,相关管道制造公司有望受益,其中市政业务占比越高的公司受益程度越明显;2)管道施工:地下管网的建设关系民生和城市安全,因此后续的管道施工需要更为专业的建筑和施工公司参与;3)管道安防&勘察设计:由于地下管网内的需要建设配套的消防工程、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控制中心(运营、监测、控制)等等。

操作策略:

上周五大盘再次转弱,个股普跌显示市场情绪也重新走低。在度过资金面偏紧时段后,当前市场之所以依然“萎靡不振”,主要是担忧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这种担忧虽有一定根据,但当前国内政策“稳增长”基调以及宏观流动性趋于宽松的预期,对市场的正面推动作用更大,况且美联储开始加息的靴子也不会马上落下,给“春季躁动”行情留有时间窗口。加上年初资金面处于相对宽松期,“春季躁动”行情仍值得期待。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发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