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满园春色关不住)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快速探底回升,集体翻红后维持在平盘线上震荡。午后,沪指继续保持在平盘线上横盘震荡,创业板指则再度走弱翻绿。尾盘阶段,指数略有上翘。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39%、涨0.44%、跌0.04%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70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3063:1394,平均涨幅0.89%,赚钱效应偏强,两市成交额10514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2.91%。北上资金净流入逾47亿。
昨天探底回升的走势符合预期,沪指双针探底收涨,创业板指也收出节后首阳,说明目前位置资金承接意愿还是比较强的。虽然说成交量明显萎缩,趋势逆转信号还不是很明朗,但已经出现初步企稳信号。
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给A股的“春季躁动”行情带来新的变数,但锐叔认为其性质类似之前中国移动的上市,应该属于“扰动”,影响主要体现在春季行情的节奏上而不是有无上。首先,一方面历史上美联储加息不一定伴随美国经济下行,本轮加息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今年A股基本面的下行基本形成一致预期,盈利并非市场核心矛盾。因此,本轮美联储加息对A股基本面预期影响或不大。其次,一方面,我国将继续维持贸易顺差,人民币外汇需求强势;另一方面,欧美经济面和货币政策分歧难以进一步加大,美元指数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限。因此,人民币有望继续保持相对强势,即使后续美联储加息,资金外流风险相对可控。事实上,在最近几天大盘调整的过程中,北上资金仍然保持持续流入势头,而且流入规模还不小,也从一个侧面部分验证了第二个判断。锐叔认为,影响2022年A股市场主要因素大概率是政策,市场主要随着政策预期的变化而波动。其中,年初是较为确定的政策宽松窗口,叠加上市公司业绩处在真空期,应该是全年当中市场难得的做多阶段。
技术上,沪指再次在144日均线或半年线处获得支撑,且反包了前一天的阴线,一方面验证了144日均线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反抽力度也较上周四有所增强。外围市场方面,美股昨晚盘中一度再遭重挫,但好在后面拉回去不少,预计今天对A股的影响不大。总体来看,市场有望延续昨天的企稳态势。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农林牧渔、IT设备、医药等涨幅居前,电力、航空装备、石油等逆势收跌。题材方面,病毒防治、基础建设、中药等相对活跃。
农林牧渔昨日领涨,板块指数大涨近4%,并有5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大消费和基建产业链是近期资金高切低的主要方向,属于消费领域的农林牧渔,其驱动主要是一方面市场预期未来的通胀将从上游逐渐向下游消费领域传导,另一方面则是春节消费旺季的预期。对于今年的农业板块,从券商分析师们的年度策略来看,总体比较乐观,代表性的观点认为:2022年将是农牧行业景气反转的年份。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成本持续改善、规模稳健扩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望呈现更突出的业绩弹性。种业振兴全面实施,转基因商业化大幕开启,国内种业发展将进入新的纪元,转基因领军企业和传统龙头种企将显著受益于增量市场的打开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望在行业重构中加速崛起。今天重点谈一下养猪行业。对于养猪行业,分析师们的预期比较一致,基本上都认为今年将是猪价趋势性反转的一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猪价能否反转,与生猪养殖的产能去化程度密切相关。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已经亏损了半年以上,2022年上半年猪价或将持续低位,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有望持续。再考虑到本轮周期的特殊情况,部分过去扩张快、成本高的猪企,当前已经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今年上半年的低猪价期间预计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将加速。不过锐叔认为,猪肉板块暂时还只能视为反弹,而且当前来看,反弹幅度已经不低,板块指数从去年7月底的低点到现在已经反弹了45%以上。但当前猪价仍在低位,从大商所生猪期货价格来看,甚至又快要创新低了。虽然说现在临近春节消费旺季,但腌腊制品的备货对猪肉的拉动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对猪价的支撑有限。而春节后,估计猪价还有一个下探的过程。因此,猪肉板块恐怕也还有个二次探底的过程,目前的参与时机并不是很好。也许等到二次探底后,才是一个更好的趋势性介入机会。
最近新能源等高成长赛道表现较差,其中一个原因是最近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提前飙升。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为全球市场无风险利率之锚,市场无风险利率在机构的估值模型中是个反向指标,因此其飙升不利于高估值的科技股,这也导致了最近代表科技成长方向的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的大跌。映射到A股,则成为最近新能源等高成长赛道走弱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资金开始担心市场会不会重现去年春节后,同样在美长债利率大幅走高背景下,当时估值已高的机构抱团白马股集体崩溃的局面。反过来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则更有利于低估值、高股息的品种,这让锐叔一下子联想到了低估值、高股息的代表——银行,赶紧去看了一下美国银行股的走势,果然近期在美股指数连续调整下表现非常强势。无独有偶,再回顾一下去年年初A股的情况,也是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机构抱团的白马股瓦解的背景下,银行板块指数却逆势从1月初的1950点左右涨到了3月中上旬的2200多点。看来锐叔前面的联想和逻辑是成立的。另外,复盘2011-2021年的1月行情,银行板块平均收益率达到2%,相对收益率达到3.0%,优质个股单月收益率最高可达到30%以上。银行板块1月表现较好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业绩释放。部分上市银行在1月披露业绩快报,较好的业绩预期下,带动银行板块取得相对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二是政策催化。每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部分年份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较强预期,银行经营环境有望改善。三是资金风格切换。银行板块具有一定防守属性,1月机构资金开启新一轮考核周期,部分资金增配银行板块。回到当下,预计2021年上市银行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2.9%,随部分银行业绩快报披露,有望催化板块行情。政策方面,定调“稳字当头”,货币政策更加主动有为,总量+结构性工具齐发力,后期有望进一步降息、降准,叠加专项债前置发行,呵护银行经营环境。资金方面,2021年12月中旬以来,资金由高估值板块流向低估值板块,市场风格切换。当前银行板块PB仅为0.65倍,2010年以来的分位数仅为1.75%,股息率接近5%。考虑到以上因素,预计市场资金风格高低切换的趋势有望惠顾到银行板块,大家对此也可适当关注。
操作策略:
周一大盘探底回升,个股赚钱效应明显提升显示市场情绪也有所回暖。尽管最忌了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提升,对A股形成一定的扰动,但调整中可以看出资金的承接力在逐渐加强,北上资金的连续大幅流入,也预示外围市场的影响暂时不大。而当前国内政策“稳增长”基调以及年初资金面处于相对宽松期背景下,“春季躁动”行情仍值得期待。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