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盘海外餐饮巨头,海底捞困境反转的信号是什么?)
海外餐饮业迭代较慢,美股餐企多为快餐,模型相对稳定,从美国上市餐饮公司整体估值来看,目前休闲餐饮品类餐厅(墨式烧烤等)相比正餐品类(达登饭店)和快餐品类(百胜中国、麦当劳)享受更高估值。
正常年份里,美股正餐餐企平均估值为20X 左右,快餐餐企平均估值为25X 左右,休闲餐饮品类餐企估值在50X 左右。海外餐饮口味相对简单,老化迭代风险较小,美股餐企多为快餐,模型相对稳定,开店空间较为确定,且相对弱化“翻台”,对同店销售更为敏感。
海外餐饮口味相对简单,老化迭代风险较小,快餐开店空间较为确定,且相对弱化“翻台”,对同店销售更为敏感。影响估值的主要因素有:
1)门店增速
2)同店销售额变化
3)餐厅层面利润率和净利率是否稳定
4)回购
复盘海外餐企可以发现,餐饮公司因为品牌势能建立之后的3-5 年业绩确定性比较强,这一阶段通常会快速拓店扩大市场份额,高门店数量增长 + 高同店增长,处于上升期,往往享受较高估值溢价。
但是很多公司都会出现管理层判断失误,扩张激进,导致门店质量下滑,或者是产品不稳定,或者加密过快,新店对老店分流严重,因此之后需要放缓开店。
校准和调整模型所需时间不一,在此阶段,公司估值中枢下移,逐渐回归正常,这个阶段,较好的产品模型、强有力的管理层可以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比如2008 年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回归,2003 年麦当劳更换管理层。公司经营策略,改革成效是否有效,主要反应在同店增速或翻台率上。
目前来看穿越周期的餐饮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疫情之前都是每年单个位数同店增长,大概5%上下浮动,同店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宣传,年轻化(如做联名触及新消费人群,eg:肯德基和原神联名),以及数字化升级对人力费用的节省。
除此之外,不过时的餐饮品牌经营的品类属于标准化程度高,需求不容易过时,刚需属性强且消费场景一直存在的餐饮类型,如西式快餐,咖啡等。
海底捞翻台自疫情之后一直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3季度同店翻台恢复至去年同期80%左右,10 月份同店翻台恢复至去年同期90%左右,2021.11.5 日公司发布自愿公告,将在2021 年12 月31 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门店(其中部份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大部分关闭门店是近一两年开的新店,且翻台率低于2 次/天,
海底捞经过调整之后,同店翻台恢复→OP 恢复→品牌保留特色的同时完成年轻化→找到下一个有效人力组织方式→重新打开开店空间,公司困境反转的信号是同店翻台率的恢复。
$海底捞(06862)$ $全聚德(SZ002186)$ $千味央厨(SZ0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