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场景、技术、实体经济,宜享花背后的消费金融3.0时代)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末,剔除房贷后的狭义消费贷款规模,已经从2015年末的4.78万亿增加到15.13万亿。历经波折,消费金融行业依然是金融科技最具活力的部分。
如果以2013年民间资本开始参与消费金融为起点,消费金融行业走过了明显的蒙眼狂奔期,也在近几年面临规范整顿的课题。行至当下,合规已经成为消费金融的基本线,行业已经全面迈入“脱虚向实”的新阶段。
消费金融“脱虚向实”,是否有明确的方法论指引?“脱虚向实”会是消费金融行业的最优解吗?
2020年8月25日,宜享花App正式上线苹果App Store,作为“脱虚向实”的全面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快速发展,宜享花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百万。借助宜享花的实践,或许可以梳理出“脱虚向实”的打法与实际可能产生的效益。
场景“真实”
实际上,“脱虚向实”一直以来都是监管的呼吁和号召。不过如何理解“脱虚向实”却也是千差万别。
拆解来看,“实”首先要实现的是“真实”,即瞄向的是用户的真实消费需求。消费金融的确具有促进消费的价值,但在过往的发展中,很多机构逐渐脱离了实际的消费需求。或是流向股市楼市,或是陷入过度借贷、以新还旧的怪圈之中。
与“刺激消费”相比,宜享花的做法则是搭建真实新消费金融场景,动态挖掘消费者真实的信用生活需求。
首先,在客群定位上,宜享花更加注重信用水平与消费的平衡。宜享花聚焦的客群主要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小额资金融资需求的用户,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具有信心,了解个人信用的重要性。这一群体往往信用水平更高,消费更加基于真实诉求。
基于这样的客群定位,宜享花进一步上线分期商城。一方面,宜享花通过深入供应链精选全球特色品质好物,层层把关,严格资质审核和品类筛选,为用户提供数码3C、家电、 美妆、轻奢、服饰、鞋包、食品等多品类、高品质商品,SKU数量超10万+。既保证了高信用群体消费需求的满足,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消费体验。
另一方面,通过接入生活服务场景,宜享花连接了旅行、购物、社交、娱乐、直播等多元场景下的海量客户,在细分场景下,给用户提供最符合个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同时,凭借在Al、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创新运用,宜享花串联起用户、场景与金融机构三方,共同服务于消费,也共同提升用户的信用等级。在客观上,这一做法可以帮助用户熟悉金融相关知识,倡导合理借贷、理性消费,让用户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通过这种新消费金融场景的搭建,宜享花既满足用户消费需求,也力图引导用户在信用消费体验中,优化消费习惯,实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在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无论从安全合规性,还是从商业属性,消费金融都应当要摒弃竭泽而渔的思维,以多元场景的搭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宜享花的实践背后,这种场景真实、消费需求真实,消费路径透明可追溯的真实感,正是“脱虚向实”的一个典型特征。
技术“扎实”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多元场景的搭建背后,如何支撑也十分关键。这也就是“脱虚向实”的第二层含义——技术“扎实”。
技术“实”,是指平台的运转有稳定的基础,业务的开展有明确的落脚点。与当前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互联网让覆盖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但消费金融平台,安全合规是生命线。一个微小的漏洞,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平台需要不断优化,匹配庞大的用户量且保证平台稳健运转。消费金融的发展,技术愈发成为底层逻辑。而技术上的“日拱一卒”,也是宜享花的一个关键特点。
由于对接了旅行、购物、社交、娱乐、直播等多元场景,在安全合规上,宜享花在一整套流程上都匹配了扎实的技术。
最基础的用户信息安全保障上,宜享花设置了“三道防线”。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作为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最高决策机构。依托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宜享花采取分级管控模式,由业务部门、安全与数据合规部门、内审部门紧密联动,组成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三道防线”。
再进一步,信息数据的处理上,宜享花融合运用数据识别、数据加密、数据标记等关键和核心数据安全技术,根据数据处理不同阶段集合不同数据安全技术。比如,在数据采集阶段,宜享花会通过数据识别、隐私合规监测、接口安全检测等技术实现用户数据、隐私权限的线上化、自动化检测,及时发现APP违规采集数据、过度申请用户权限等问题。当用户信息被合理合规采集后,宜享花会通过加密、脱敏、去标识化、数据水印等手段对数据存储与数据使用进行保护。
而基于这些管理机制,宜享花APP的技术管控措施和检测流程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宜享花通过自主研发数据资产自动化识别和定级工具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分级标记,数据处理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管控策略与数据安全级别关联,数据安全管控策略将涵盖权限控制、身份鉴别、接口安全、脱敏、加密、数据水印、监控审计及审批授权等,根据数据处理活动的数据范围、使用方式、使用环境采取多样化安全策略组合,从而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数据安全技术的灵活运用。
这一系列措施,全面保障平台能够顺利对接多方渠道,支撑庞大用户、复杂场景的安全运转。
作为信息安全的另一道防线,在防范数据被窃取与篡改方面,宜享花针对主动入侵、漏洞利用、勒索病毒、未知威胁、信息泄密等安全高发问题,构建了从终端、应用到网络的多层安全防护体系,对高级威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响应,确保数据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的流通。
除了中心化的平台安全保障,宜享花还提供网络流量自动化识别检测能力,支持自定义用户敏感数据检测规则,根据用户敏感标签动态监测明文数据传输、违规、异常等高风险访问行为并实时告警,通过日常化持续运营逐步形成数据安全要求的风控管理模型。
消费金融作为连接供需两端间的关键一环,技术的“扎实”是平台底气的根基,也是平台推行战略、开展业务的基础。消费金融的长效发展,技术精进也将是绕不开的话题。
赋能“实体”
实际上,技术实力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也将成为平台竞争的“鸿沟”,技术领先者,在处理效率、用户体验方面可以形成代际差异,直接改变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
以宜享花为例,通过融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信用评估及管理体系,实现了实时计算、秒级响应的全自动化审批。从注册、申请到提款的全程,用户均可在线上完成。
在给额多维化方面,宜享花实现了由原来的单模型授信到多模型交叉授信的持续升级,并可依据客户提交授信资料的完善程度实时调整额度,既能保证客户授信的精准度,又能保证通过客群的稳定性。
针对不同渠道搭建独立的决策流程,实现了API流程、半API流程、H5及自有渠道的独立性,构造差异化的准入+额度+风险定价矩阵,达到智能决策“千人千面”,既能适配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又保证了业务整体的统一性。
依托技术实现体验上的迭代升级,这是宜享花能够快速实现月活百万的关键原因,同时,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关键效应——赋能“实体”。
作为连接用户与金融机构的平台,宜享花通过技术有效提升了金融赋能实体的效率。在资金端,宜享花通过持续引入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等合作伙伴,实现了业务资金100%来源于持牌金融机构。依托快速的处理能力,宜享花帮助合作伙伴铺设金融活水的无形管道,助力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流量运营、数智化风控等能力建设,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体验,实现降本增效。
而在用户端,通过连通金融机构与个人、小微企业,既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寻找优质资产的诉求,也满足了多元场景下真实、合理的融资需求。比如,通过与ERP、企业SaaS、税通等平台合作,宜享花快速覆盖数十万小微客户。受益企业遍布全国超300个市、2000余县,满足了来自批发零售、传统制造、住宿和餐饮等行业超过70亿的融资需求,间接支持数十万人口的就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赋能“实体”正是消费金融的关键课题,这实际上也是监管一直以来鼓励的方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给予“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等支持;9月《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正式颁发,明确强调金融让利实体政策落地落实。政策也为消费金融指明了方向,毫无疑问,赋能实体在中长期内,始终是消费金融的议题。
以宜享花为案例,“脱虚向实”有着更丰富的内涵,需要场景“真实”、技术“扎实”,还要赋能“实体”。对于企业,需要明确以技术为底层逻辑,搭建多元场景,赋能实体经济。而宜享花快速跃迁的先例证明,消费金融市场正在酝酿新的变化,也将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