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易越来越拥挤,先人一步才是制胜关键)
今天看了高毅资产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邓晓峰近期与投资者线上交流会的主要内容,有一些观点确实很有启发。
邓晓峰提到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机构投资者对产业的判断、对公司的选择越来越有效率。
市场资金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聪明,所以传统意义上符合巴菲特思维的好公司,普通投资者很难等到好价格。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交易越来越拥挤的问题呢?
第一个方法,二级市场一级化,借鉴风投VC的思维,先于市场去发现产业的趋势和潜在的优势公司。
当然,在越早的阶段介入,不确定性就越高。
第二个方法,更多的逆向投资。
邓晓峰有几个行业的逆向投资很成功。
最近的互联网行业股票非常火热,而邓晓峰已经提前布局了这个行业进行逆向投资。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能源转型带来的供给端约束可能会远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阶段。所以,相当多的传统行业(化工、有色、材料)在未来可能会带来不同于历史的更好投资回报。
这一点我相当同意,因为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认为能源行业可能会复制去年的半导体芯片荒中先进制程的产能反而没有成熟制程产能紧缺的故事,对于能源行业,风光锂电就是先进制程,石油就是成熟制程,现在能源碳中和转型,石油没人投资了,搞不好未来几年石油价格涨幅会超过想象。
我个人觉得,邓晓峰的思维很全面,各种行业都可以投资,不像很多价值投资者喜欢用“能力圈理念”画地为牢。他有点类似美国对冲基金的风格,也有点类似美国科技股投资大师比尔米勒的风格。
比尔米勒喜欢投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公司,例如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还有垃圾管理公司这样的传统公司。
另外一方面,他也喜欢用周期思维抄底周期股。
但是他对周期股的认知还是不到位,2008年次贷危机抄底银行金融股,造成滑铁卢惨败。
而巴菲特投资周期股的理念有所不同。
同样是2008年次贷危机抄底银行股,巴菲特选择继续增持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富国银行的股票。
富国银行属于有持久竞争优势的银行股,属于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有机会获益的企业。
他也喜欢购买优先股等风险更小的投资方法。
例如2008 年9月,伯克希尔公司以50 亿美元现金购入了高盛的永久性优先股。
要想合理的价格买到好公司,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学一级市场风投,在企业还没有明显护城河的早期就建仓,要么就逆向投资,在企业遭遇巨大利空时建仓。
这两种方法也都有风险。
学习VC风投早期介入会买到伪成长股,毕竟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抄底利空暴跌的白马股也可能买的是一个长期开始走下坡路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公司,越跌估值越高。
最新暴跌的长春高新可能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如果要投资科技股,也许二级市场一级化这个方法才是最合理的。
我之前已经介绍过Baillie Gifford基金,他的特点就是投资早中期的科技股。
因为投资难度大,所以必须通过分散持仓的方法降低风险。
Baillie Gifford单个仓位的最高占比原则上不超过10%,即使任何一个公司投资失败,对整个资产的影响都会比较小。
其实,不仅仅是二级市场的交易越来越拥挤逼得机构模仿风投在二级市场投资,就是一级市场的风投也被更拥挤的交易逼的比同行更早去投资。
我之前介绍过美国管理接近1000亿美金的老虎基金Tiger Global。
老虎基金的投资理念有何独特之处?
最快速搞定尽职调查,开出比历史参考值和竞争对手报价更高的价格,只在投后管理花很少的精力。
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钱投出去,为创始人提供更好/更快/更便宜的资本(Better/Faster/Cheaper Capital)。
老虎基金的速度有多快?
极其简单的尽调过程,有时候花一天时间开个会,看看任何现成的财务数据,就决定投资了。
很多老牌基金抱怨,老虎基金是在投资吗,投得这么快,这点时间连尽调都做不完。
老虎基金的飞轮效应很简单,单笔投资的工作量更少,投资速度更快,投到的项目更多,投到独角兽的概率更高。
要比别人更早更快的去投资,那么靠拼体力吗,比996还996?
勤奋肯定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方法。
例如老虎基金每个员工管理的资产几乎达到了 5 亿美元。其他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无法达到这种效率。a16z每个员工管理的资产才6200万美元,红杉资本的数据则是4100万美元,几乎只有老虎基金的十分之一。
传统基金在内部做尽职调查,而老虎将其外包。老虎基金每年在贝恩的服务商花费数亿美元。老虎基金有效地将固定成本(员工工资)转化为可变成本(根据需要提供咨询)。
依靠咨询顾问的工作,老虎基金可以比同行更早识别具有一系列优势特征的企业。一旦团队对某一领域和方法达成共识,他们就会在全球不同地域投资该领域的多个玩家,也就是一网打尽。
Baillie Gifford基金的投资方法也很有特色。因为越早期的牛逼科技股公开资料越少,这时应该多去研究学术界的正规研究成果。
举个例子,BG的基金经理喜欢去圣菲研究所(the Santa Fe Institute,SFI)交流。
美国另外一个公认的科技股投资大师比尔米勒也喜欢去圣菲研究所交流学习复杂性理论。
总结起来,股票投资也必须不断进化,随着资金的泛滥,交易的拥挤,投资者必须越来越专业,比别人更早发现一个投资机会并积极布局才能持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