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盘点2021消费金融|规范监管:评级办法落地、24%利率红线窗口指导①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安然 朱玲 2022-01-25 11:0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盘点2021消费金融|规范监管:评级办法落地、24%利率红线窗口指导①)

中国网财经1月25日(记者安然 朱玲)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提到“全面促进消费”。然而,作为扩大内需、促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消费金融行业似乎也在2021年走到一个转折点。

“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央行2021年年初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

2021年出台的多项行业相关政策,为消金机构提供了更明确和细化的行为准则——包括倡导适度信贷、合理产品创新、规范贷款用途、减少不良资产、注重个人信息保护等多方面。

零壹财经发布的《科技驱动,质效升级: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如果说2020年是“规范与鼓励发展并重”的一年,2021年则是消费金融的监管进一步规范,科技驱动消费金融服务质效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行业有序发展的一年,消费金融进入存量整治与规范监管的时代。”

政策:多份监管文件出台

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设定了5项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要素:公司治理与内控、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监管评级为5级的消费金融公司将被接管或者已发实施市场退出。

业内专家表示,对不同评级的消费金融公司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有助于奖优罚劣,体现了差异化监管原则和方向。评级要素突出对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向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的行为。

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于下半年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由此,不少区域的地方金融监管局摸底小贷机构、消费金融机构排查“医美贷”存量情况。

7月,“双减政策”出台,相关部门随后跟进,要求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而8月中旬,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在交易所新挂牌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底层资产中禁止“医美分期贷款”入池。

数据在互联网场景下的消费金融业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贷前的风控审核,贷中实时监测还是贷后管理,均离不开对用户数据与风控信息等的使用。

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正式对个人信息处理的规则、个人信息处理的义务等内容做出明确的界定;9月30日央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涵盖了征信业务的边界、展业原则、信用信息的处理及全流程合规要求,对征信机构做了系统性的规制。

“征信监管与个人信息保护,共同勾勒了合规边界。”在零壹财经的研究报告中,如此描述。11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拟从行政法规层面对《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补充,并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新要求”。

指导:年利率降至24%以内

2021年,多地监管部门向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将个人贷款产品年利率降至24%以内。有消费金融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过渡期内进行调整”,亦有消费金融公司称“早已将产品利率调降至24%以内”。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情况早已做过摸底。

目前国内没有直接针对持牌金融机构利率上限的法律法规,消费金融公司此前通常将2015年最高法规定的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24%或36%作为产品利率设计的参考标准。

而除了设置24%利率的上限,监管还要求清晰展示年化利率。3月31日,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的通知。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监管一直在引导贷款利率的下降。

2020年年底,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要求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挖潜,努力降低管理成本、获客成本和风险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利费水平,清晰披露贷款利率和收费标准”。

罚单:5家机构合计被罚490万

2021年,也有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踩红线”收到罚单。年内年共有5家消费金融机构领罚单,合计被罚490万元,2家公司被监管通报点名。其中,“踩红线”的机构涉及的问题多与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者保护不力相关。

2021年行业金额最大的罚单由金美信消金领到。10月9日,厦门银保监局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信贷管理制度机制存在缺陷、贷款管理不尽职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被银保监会厦门银保监局处以290万元罚款;相关负责人陈启桐被给予警告。

与此同时,7月15日,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湖南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具体被罚原因包括未查出用户借新还旧、以贷养贷,贷后发现问题未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等。

9月24日,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因贷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广东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11月5日,盛银消费金融因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被辽宁银保监局罚款20万元。

此外,4月至5月,因用户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专业做鸡十年”的侮辱性字眼,晋商消费金融公司两次被央行太原中心支行约谈。

整改:蚂蚁消金开业

近年来,涉及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2021年以来,在央行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这些平台的整改有序开展。

6月3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批复显示,监管核准蚂蚁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40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

9月22日,蚂蚁花呗正在推进介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随后,由蚂蚁启动花呗的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金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花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和联合贷服务,会在“信用购”页面展示,与“花呗”品牌隔离。

据了解,根据整改要求,蚂蚁消金将承接“花呗”、“借呗”巨量消费信贷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