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句读

来源:雪球 作者:空之客 2022-02-03 09:30: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句读)

九部委辛辛苦苦赶在年前发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本以为给了各路神仙充足时间去解读品味。然鹅,好像放假加上节前大跌弄得曾经活跃的分析师们都对政策解读蹭热度这种事儿兴致寥寥,几天时间除了官方解读都没看到多少评论

我国的政策文件、特别是高层文件,在形势预判不出现重大失误的多数情况下,通常可以视为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准确预言,即写进去的就是要实现的、这样写的就要这样实现、没写的就是不合时宜、曾经写而现在不写的就是发生了变化。秉承这样的理解,在下算是认真来回品读了一下“十二五”到“十四五”这三份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再往前的实在是也没什么可参考性了),结合着十年来实际情况的变化,感触可谓良多,简单先上结论就是:医药行业这十年来进步神速,此前规划的落实情况甚至超出预期,最高决策层对于医药行业的机遇和挑战都认知十分清醒、甚至能紧扣当下行业最关切的议题,未来混大锅饭就能吃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去传统推创新的决心坚持不变、要求更高、支持更大

对于政策解读,我既非专家更不权威,就采取个笨办法,将三份文件的核心段落表述方法“头对头”来做个“句读”对比(与此前版本重合/相关的表述以蓝色标出、本次新增/特有的表述以红色标出,不想看中间这些细节的可以直接跳到文末有对照表),以飨各位朋友。此为上篇,包括前面一半相对宏观的大目标规划,具体各个子维度的细节规划待下篇更新。

1、发文机关

先直接上图感受一下阵容吧,从最初可可怜怜的工信部独自发文,到工信/发改/科技/商务/卫计/食药等六部委,再到这次又加上了新成立的应急和医保以及(饱受争议的)中医药。不难理解,发文机关愈多,则决策力量的层级愈高且能协调配置的资源愈多,因而从这三份文件的发文机关变迁,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医药在所有工业门类中的战略定位,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在不断提升(与之相比刚出炉也受高度关注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都是工信部单独发文的),而事实上这十年医药工业的发展完全是与规格待遇的提升相匹配的。

2、行业定位

医药不仅一直事关国计民生,十四五规划首次将医药定位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这个定位范围的扩大直接反映了医药在上层心目中的重要性变化,可谓举足轻重,反过来想也就是说以前可以不把医药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相关联,而今后就必须挂钩了。其他的用语也有明确的重要性语义递进,如不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是战略性产业,不止是重点领域/重要保障、而是重要基础。

3、上五年成就

对过去五年成就的总结绝不仅是“自我吹捧”,而是反映了高层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和态度。对于规模、创新、国际化这几个维度,能看出日渐明显的自信,已经愈发不需要用举几个样板案例来标榜进步了。以创新进步为例,十一五期间的例子是创新药(安妥沙星、幽门螺旋杆菌疫苗TNF融合蛋白、复方丹参滴丸)+器械(超声诊断、监护仪)+生产技术(阿莫西林、维生素E),十二五期间的例子是创新药(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器械(PET-CT、128排CT、脑起搏器、人工耳蜗)+屠呦呦,十三五期间就完全没有个例直接云淡风轻说“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1000 余个新药申报临床、47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仅凭这个举例方法,就可以发现中国医药行业底气肉眼可辨的提升,5-10年前的所谓“创新成就”放到如今估计要沦为笑柄,可知行业创新能力是如何日新月异。

4、下五年形势

这应该是前后对比来看口吻相对不那么正面的段落,准确反映了高层对所面临严峻形势的判断,也印证了很多行业内外的担心,然而。首先是总的判断,前两次都明确说“环境总体有利”“面临较好发展机遇”,这次是“机遇大于挑战”“需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显往回收了一步;然后是具体讲机遇所在时,基本放弃了前两次沿用的“市场增长-技术进步-政策支持”这个大框架,而是采取了格局更高但要求也更严格的口吻,在“技术变革”一句好歹还指明基因/细胞/合成生物学/双抗是抢抓的机遇空间,在“全球调整”一句就已经明确点出竞争激烈、出口和供应链都面临挑战,到后面“更高要求”一句简直是明确指出以前幻想的好日子都不太会有了。

如果这种公文语言无法让你感受到紧迫感,可以前后对比一下描述市场格局的措辞,感受一下画风的落差。不负责任地翻译一下:左边大概是,国外大把银子等着你去挣,国内群众也更有钱、医保也支持,总之就是市场增速大大滴;右边先给定了调子以前你们干的事情都太low了(“更高要求”),指望市场持续高增速不现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国人的钱也没那么容易骗(“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总之就是以前的路子可能玩不转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

5、指导思想

千千万万别以为这段都是官样文章,越是高屋建瓴的用词,越是用来定调子的,其他具体指标反而可能无关痛痒。看起来三段话没有固定格式,其实可以拆成三个子话题,即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我们挨个来抿。

干什么,也就是中心任务是什么,十二五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那就是之前太差太烂要赶紧补课,十三五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那就是之前还是太小不够用要赶紧做大做上去,十四五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你看规模和增长都不提了吧,就说要高质量和结构性改革,那就意味着蛋糕再做大不容易、谁都掏不起这么多钱,那就只有在分蛋糕上做文章了。以前可以蹭热点随大溜就舒舒服服挣钱,现在必须要创新且还得比别人创得好,才能被归到“高质量”那一拨,才符合“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怎么干,也就是怎样才能完成中心任务,十二五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改造提升传统医药”、那就是说传统医药还有的救,十三五是“加快技术创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那就是说原来创新不够快得搞快点,十四五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新发展新动能”、那就是说加快还不行得转型老的动能靠不住了。额外还有一个点,十三五那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彻底不提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已经丧失了信心,特别是疫情后更发现,医药不是市场玩得转的,是不是就理解了最开始说跟国家安全挂钩(市场够资格来配置有关国家安全的资源么)?

干成什么样,也就是最终目标,十二五是“促进由大到强”,十三五是“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十四五直接跨到“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注意这句是排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前的),充分体现了高层对医药行业下一步目标的期许,不是大和强的问题,也不是增速和中高端的问题,而是要在国际上站得住脚,所以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外加一个近期很热的概念“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6、基本原则

近两次文件都是“坚持”字诀,正好可以用来让我们鉴古知今。

十三五提的几个基本原则,无一例外都在16-20年期间得到了落实:“创新驱动”就不赘述了;“质量为先”里提的把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一致性评价和常态化飞检绝对可以说是让医药行业脱胎换骨的成就,甚至因为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揪出了长生的问题,把毕局自个儿也搭进去了;“保障供给”里提的临床急需产品目录、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也都在此期间落地,并且经历了疫情大考;“集聚集约”里的产品集中度提高也是肉眼可见,且专业化循环化医药园区恰也是这期间的重要成就,苏州BIOBAY就是其中翘楚;“开放合作”里最主要的“走出去”,也是在16年以后才看到批量的医药企业在国际上露脸的。

十四五把对创新和国际化的要求提到了更高的层级:新增了“生命至上”一条,把原有的“质量为先”和“保障供给”都融进去了,等于是默认这些方面阶段性成果已完成,要上升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这个大目标里去;“创新引领”与此前的“创新驱动”相比,语气明显递进了一层,要把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比之前的“加强”“完善”“推动”要坚决很多;“系统推进”也是新增的,看字面就应该想到这句话的主语是政府来主导(否则谁还有资格“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同时反映了对产业链各环节布局的要求;“开放合作”看标题与之前一样,而姿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前只是推着企业“走出去”就行,现在是充分吸引全球资源和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基本就是要成为全球医药又一个重镇。

7、发展目标

回头看十三五和十二五的很多指标,定性指标往往如今已是常识常规、定量指标甚至就更显寒酸了(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5%),很明显此前对中国医药企业的定位还是以生产制造、保基本、撑规模体量为主,而到十四五画风已经跨过了这些基本要求,定位在创新、高质量、国际化,很多目标都是首次提及。

首先是规模要求,以前只对产值和收入有要求,本次首次提出了利润也要增速8%且工业增加值要在全部工业占比5%,呼应了对于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质疑(反过来想那是不是就不能让药企彻底挣不着钱了);其次是创新,全行业(不是规模以上、更不是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增速10%,创新产品占收入比例增加,这就是明说了腾笼换鸟一定是要给创新产品的;产业链要求也是首次提出,关键共性技术要突破、重点领域短板要补齐,那行业里众所周知的瓶颈环节就一定要实现国产化;供应保障方面在以前基药+常用低价药的基础上,范围明确扩大到重大疾病防治药品、疫苗、防护物资、诊疗设备、儿童药、罕见病药,这些领域以前流于表面小打小闹的支持政策就要升格;最后国际化要求更是耐人寻味,以前都以出口和对外投资增加为要务,本次明确要求“形成一批研发生产全球化布局、国际销售比重高的大型制药公司”,不是几个是一批、不是license出去就行得研发生产都全球布局、不是有一两个品种沾个边就行得海外销售比重高、不是biotech就行得big pharma,更粗暴一点说就是中国医药行业需要一百个百济神州;最后的最后,中成药“走出去”要取得突破,为了不引战,不发表评论各取所需。


小结一下,医药工业现有的挑战非常明确,国内市场靠医保驱动和国际上简单出口的思路都难以保证长期的发展空间,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躺平和缓慢都是找死。决策层十分清楚这一现状并果断提升了对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规划给出的破局思路就是坚决创新,创新搞得好是有甜头的,而滥竽充数的低创新伪创新以及冥顽不化的非创新就肯定无以为继,医药行业的洗牌一定会实现,完成后不仅要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要在国际上形成可观的影响力,这个要求大大超越了此前十年,一旦实现则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在7·22之后又一次脱胎换骨。

十二五规划链接:网页链接

十三五规划链接:网页链接

十四五规划链接:网页链接

$恒瑞医药(SH600276)$    $百济神州(BGNE)$    $医药ETF(SH51201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