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车企的失意之春:蔚来销量低迷,长城欧拉“换芯”登顶投诉榜)
2月7日,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晒出了年后首份成绩单。公告显示,比亚迪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
在此之前,一众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公布了首月交付量。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1月交付量分别为12268辆、12922辆、11009辆,同比分别增长128%、115%、402%。
与动辄数倍增长相比,蔚来汽车则要逊色不少。1月交付9652辆,同比增长33.6%,这一数据也让蔚来增速垫底行业。
但瑕不掩瑜,年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强劲,也让资本市场迎来了久违上扬。
股民大亏,缩水三成
截至2月7日收盘,比亚迪大涨7.76%,长城汽车收涨2.85%,一扫节前颓势。
在海外市场,由于没有春节“耽搁”,造车新势力先一步反弹。2月4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股价分别大涨11、12个百分点。
但对一众投资人来说,这样的反弹还远远不够。资深股民王也言道,“自己60元时买入长城汽车,才两个多月,已经缩水3成。”实际上,诸如王也般在造车新势力上折戟的股民,不在少数。
另一位新能源汽车投资人杨非给趣识财经算过一笔账,在11月后的三个月里,比亚迪股价下跌了30%,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也下跌了30%,蔚来跌幅更是超40%。而这都不是最惨的,长城汽车股价更是几近腰斩,三个月下跌48%。
于是,上半年因新能源赚的盘满钵满的一众股民,临近年终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较理性的股民周岩直言,疫情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算是为数不多的好赛道,只因前期股价涨了太多,回调再正常不过。好在自己见好就收,算是逃过一劫。
只是如周岩这般幸运之人,毕竟少数。突如其来的腰斩,让不少股民只能持股过年。
从行业来看,前期新能源车企股价几轮大涨,透支了未来增长潜力,或是本轮调整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缺芯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以蔚来为例,受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短缺、停工改造等因素影响,其10月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当月3667辆新车交付量创了新低。其他诸如造车势力,或多或少亦受此缺芯影响,表现不一。
不过,好在2022年1月,一众车企表现尚可,但这也是只是“尚可”而已。如下所示,趣识财经统计了几家头部车企销量,单就增速而言,除蔚来增速较慢外,比亚迪、理想、小鹏依旧维持了三位数的高增长。
▲ 头部新能源品牌销量(信息整合自乘联会及公告)
如若换个角度,如果较一月增速与2021年全年增速相比,则只有比亚迪跑赢“大盘”。无论是小鹏理想还是蔚来都远远低于去年全年增速。
后院起火,各有烦恼
跳出股民的视角,尽管占据新能源的康庄大道,但各大车企却各有烦恼。
以比亚迪为例,尽管在国内新能源车企中,其已是名副其实的一哥地位,但增收不增利一直困扰着它。202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收145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只有24.43亿元(同比下滑28%)。
缘何如此?除企业自身因素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过高是重要因素,这其中又以上游锂电池原材料锂矿石为最。据行业测算,在电动汽车中,锂电成本占比最大,约占40%上下。
而当下锂电成本却居高不下,并有持续上涨之势。相关数据显示,进入2月碳酸锂现货价格涨至35万元/吨,一年前价格为7万元/吨,短短一年涨幅超4倍。氢氧化锂现货价格更是不遑多让,现货27万元/吨,一年前其价格只有6万元/吨。
据2月8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再度上涨,碳酸锂涨14000元/吨,均价报38万元/吨,氢氧化锂再涨10500-11500元/吨。
除却原材料成本压缩利润外,屡屡涉嫌“欺诈消费者”也让新能源车企焦头烂额。
2021年12月6日,央视财经报道了长城旗下欧拉好猫“车机系统芯片与宣传不符”,此后这一事件登上热搜。
据悉,多位欧拉好猫车主投诉称,该车并没有搭载品牌方宣称的高通八核车载芯片,实际使用的仍是2016年生产的英特尔芯片。这导致车机反应速度慢,运行卡顿,且部分主流App无法安装。
而据品牌方回应,“目前正销售的欧拉好猫车型确实未配置高通八核芯片,这一配置在未来的车型上搭载。”对此,部分欧拉车主联名上书,提出了“更换芯片,给予补偿以及终身质保”以及”不更换芯片则无条件退车+50%现金赔偿”等诸多方案,至此这一事已是沸沸扬扬。
另据车质网平台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欧拉好猫连续三个月位列新能源车型投诉榜首位,其累计投诉量1694条,比身后五家车企累计投诉量还要多。想来,这与“换芯门”事件脱不了干系。
其实,深陷维权之路的不止长城汽车一家。
此前,新款理想ONE也因升级60余项新功能,售价却只上调1万元,引来老车主维权。在老款理想ONE的车主,车刚到手就“贬值”了,关键是此前提车时还得到销售承诺“近期不会有改款;没有接到新车即将发行的通知”。
如果说理想与长城汽车,还是陷入用户的甜蜜烦恼中,那蔚来则是干脆“一蹶不振”。
2021年初,蔚来豪言“年销10万辆”。可惜事与愿违,非但这一小目标木有实现,自三季度以来,交付量更是持续低迷:7月失去新势力交付量头把交椅,10月就暴跌6成以上,只交付3000多辆,全年交付量被小鹏超越,且与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年1月交付量增速33%,在增速上远不及小鹏与理想的三位数增长,且绝对量上也低于小鹏与理想。
据知情人分析,蔚来销量走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则蔚来此前多布局高端车型,而多说消费者当下更青睐于中低端车型,于市场不太贴切,而中端新车型又千呼万唤始不出来。二者,芯片短缺也让蔚来生产在生产端,捉襟见肘。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结语
应了那句,新能源车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进入2022年,上游原材料成本依然高企,对企业利润压缩之势还将持续。此外,缺芯仍是常态,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产能端。与其它行业相比,车企规模效益更加明显,上不了量便赚不了钱。
而即将出炉的年度业绩快报,或是个不小的试金石。据长城汽车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营收1363亿元,同比增31.95%,归母净利67.8亿,同比增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