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合计揽金480亿元 旭辉成唯一拿地民企)
中国网财经2月18日讯(记者 刘小菲)2022年北京首轮集中土拍2月17日落幕。北京此次共推出18宗地块,其中17宗顺利出让,总成交金额为480.2亿元。
17宗成交地块中,除一宗地块被民企旭辉控股获得,剩余地块均被央企国企纳入囊中。此外,记者注意到,和以往相比,房企抱团拿地的情形减少,仅5家联合体报名参与。
流拍率及溢价率略有好转
从成交结果看,相较2021年第二轮和第三轮集中供地出现的“流拍率高走、溢价率下行”,北京此轮土拍情况有所好转。
2022年北京首轮集中土拍的18宗土地,仅景山首钢园区1612-830这一宗流拍。而2021年第二轮集中供地时,北京推出43宗地,其中26宗延期出让;第三轮集中供应12宗土地,最终2宗流拍。
溢价率方面,北京此轮土拍的整体溢价率约为4.46%,稍低于2021年首轮集中土拍的溢价率水平,但高于2021年第二、三轮溢价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首轮、第二、三轮集中土拍溢价率分别为6.41%、4.13%和1.04%。
其中,绿城43.47亿元价格摘得的朝阳区崔各庄乡地块、建发斥资27.715亿元竞得的昌平生命科学园地块,溢价率均为15%;金地+保利联合体以42.4亿元竞得的朝阳王四营地块,溢价率为8.16%。
对于北京土地市场的“回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开年供应的土地可以在下半年就进入销售环节,2月拿地,基本8-9月就能形成销售额,所以房企大部分都比较积极;二是北京此轮供地项目整体土地位置都不错,部分地块属于稀缺地块,朝阳、丰台、石景山等传统热门大区的地块供应充足,叠加区域内之前市场供应不多,新供应土地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所以比较受欢迎;三是经过去年年底调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开始恢复到1.3-1.5万套/月,市场稳定趋势下,开发商也开始增加拿地。
“品质至上”定位凸显
公告显示,2022年北京首轮集中土拍推出的18宗地块中,有9宗设置了“竞现房销售面积”环节,占比50%;4宗配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建面积约3.77万平方米。
土拍规则方面,北京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比如出台了新的竞价规则—“摇号+定高标”,即当土地竞价达到合理地价上限时,若进入现场摇号环节,参与摇号的企业须同时提交《高标准住宅建设承诺书》。也就是说,当房企以摇号形式竞得该地块后,房企当以《高标准住宅建设承诺书》中所规定的标准为最低标准进行项目的建设。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市场建设“品质至上”的定位逐渐凸显,让土地出让以及项目入市品质标准得到保障,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购房者的居住安全与品质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有效规避质量维权问题所引发的经营风险。
所谓的“高标准住宅建设”,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21年底对实施标准等进行了规范,最低品质要求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采用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60%、设置太阳能光伏或光热系统等。
央企国企包揽16宗地
2022年北京首轮集中土拍共吸引了近60家房企及联合体报名,除旭辉控股外,其他清一色的央企国企。
其中,前身为民营、混改后成为中交控股央企背景的绿城成为最大的“黑马”。据悉,绿城在北京此轮土拍中共参与了7宗地块竞争,最终获得3宗,成交价98.4亿元。华润、中海拿地2宗,价格分别为79.94亿元和62.69亿元,保利+金地联合体则以59亿元拿地2宗,建发、中建智地、怀柔科学城等拿地各1宗。
旭辉控股作为此次土拍中唯一一家有收获的民营企业,被其收入囊中的是顺义新城第5街区平各庄旧村改造项目SY00-0005-6046、6045地块,成交价为14.07亿元,可售住宅楼面价约1.97万/㎡,溢价率1%。
此次顺义拿地,是旭辉2021年11月在南京拿地后,又一次独立获取土地。关荣雪表示,这进一步说明,市场积极调整有了一定的成效,资金状况相对较好的稳健型民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今年1月底,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表报告,确认旭辉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BB”级别,展望“稳定”。惠誉表示,展望“稳定”反映了该行认可旭辉拥有强大的流动性且能够持续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机会,在离岸及在岸市场为其2022年到期的债务进行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