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个开源车路协同数据集正式发布,向境内用户提供下载使用)
蓝鲸TMT频道2月24日讯,今日,首个基于真实场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DAIR-V2X正式发布,向境内用户提供下载使用。该数据集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百度Apoll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发布。目前,该数据集已纳入到智源平台上,后续将依托智源社区等智源学术生态网络,面向产学研用各方加快数据集的开放、推广及应用。
此次发布的数据集来自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公里真实城市道路、1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28个路口范围,包含来自车端、路端相机和车端、路端激光雷达等多类型传感器的71254帧图像数据和71254帧点云数据,涵盖晴天、雨天、雾天、白天和夜晚、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等丰富场景。与仅包含单车端或单路端的数据集相比,该数据集提供了相同时空下车端与路端联合视角的多模态数据,并提供了不同传感器联合视角下的融合标注结果,用于更好地服务车路协同算法研究和评估。此外,数据集通过半自动自学习车路协同3D融合标注方法等创新,有效地减少了数据集构建成本。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表示,“未来将及时利用数据转化制定一批车路协同数据标准,推动行业数据要素、接口、格式等标准统一,为示范区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数据开放,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基础数据,为企业产品研发测试提供支持,有效加速产学研用协同,同时继续开展数据开放和共享服务模式探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认为,建设高等级智能网联道路是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的一大趋势,既保证了智能车量产的可能性,又保障了高级别自动驾驶基于场景驱动落地的可行性。在智能交通领域,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已与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包括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垂直行业、小车物流、Robotaxi等应用场景。
车路协同,即车、路、人、环境之间实时动态的交互联动。在今天上线的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智能交通7讲》音频课程上,李彦宏在课程中介绍了协同的具体过程,“车开到路口,路口的摄像头等设备检测到车流量、车速等信息,再把这些信息实时反馈给智能信号灯系统,系统会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长,让车辆快速通行。”
同时,李彦宏表示,用车路协同方案做自动驾驶,是百度坚持、并且看好的技术路线。根据百度的推演,通过车路协同可以让自动驾驶事故率降低99%;将部分自动驾驶功能转移到路端,又可以大规模降低成本,进而加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步伐。在他看来,中国有望在全球率先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