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积极应对“工程师荒” 推进新兴领域自动化升级)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002625)董事长刘若鹏今年建议开发新型高端自动化设备,推进新兴领域自动化升级,并且加快本土化的尖端人才培养,积极应对“工程师荒”。
加快开发新型高端自动化设备
2021年光启已经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新一代超材料技术智能制造基地——709基地,年产能为4万公斤超材料。在今年春节开工后,记者走访了709基地一期工厂,参观各主要超材料生产、测试车间,现场人员设备有序运转,机械轰鸣声不断。刘若鹏介绍,过年期间,部分产品线也一直在加班,近期还有很多产品要测试、鉴定、评审、转批产以及投产。
目前光启超材料已经由小批量进入迈入大规模制造阶段,第三代的超材料技术已经开始进入量产阶段,第四代超材料生产线也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达成量产条件。指着工厂不远处的空地,工厂负责人表示那边是光启的709基地二期基地,将在今年启动施工。
随着在超材料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兴高端设备的智能制造与新工艺自动化生产需求迫在眉睫。刘若鹏表示,709基地二期将会采用大规模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提出建议,针对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上下游企业应该发挥国内企业现有的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积累的优势,去设计和开发新型的智能设备生产线,帮助产业链进行自动化生产制造。
“只有加快推进新兴领域自动化升级,提升我国新兴领域企业自身发展质量和抗冲击能力,才能适应我国新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要求,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充分准备。”刘若鹏表示。
加快培养本土化人才 应对“工程师荒”
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刘若鹏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尖端科技以及前沿技术领域上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受到了众多非市场因素的阻力,对很多高科技企业发展和科技人才交流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亟需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加快本土化的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数量需求很大,“工程师荒”成为国内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工程师荒’是一个新现象,是我国产业快速发展与创新人才断层作用下的结果,必须尽快解决。”刘若鹏建议,要加快对于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的培养力度,而且要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资源和能动性,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所急需的、高端的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
同时,刘若鹏今年进一步建议,以深圳为试点,围绕科技行业或者创新链条,融合上下游企业实现多方共建。刘若鹏表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绝对不是在某一个点或者单一环节的创新,而是整个产业链从底层到顶层全部打通后,进行整体的协同和创新。”
以超材料为例,其本身属于高分子专业领域,并延伸到了超算的设计、物理学理论架构的建立等,而且在制造过程中用了很多精细化工的设备,还涉及半导体工艺制程、装备制造技术、电磁检测等领域,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和定制造。
刘若鹏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高端领域制造业,尤其是专业工业材料、工具等部分受到影响非常大,整个供应链也比过往更加脆弱,考验研发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迭代速度很快,更加需要企业之间形成系统性协调配套能力。
2022年超材料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刘若鹏向记者介绍,今年希望能吸引和推动更多超材料配套企业落户大湾区,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光启技术2021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为2.5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53.22%至96.1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8.10%至121.59%。今年1月份,光启技术与客户签订近20亿元大型复杂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的长期供货合同,成为公司成立以来单笔销售金额最大的订单,有望在年内业绩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