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同生物科技指数对比与风险投资周期)
本文比较一下美股和港股生物科技指数的走势,在个股经营波动背后,是否是风险偏好周期起到更大作用。
XBI,全称SPDR S&P Biotech(ETF) ,跟踪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S&P Biotechnology Select Industry Index),2006年1月由道富银行投资管理机构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推出。该基金是纯种的生物科技ETF,仅涵盖生物科技类股票。所以,我觉得XBI更能代表美股biotech公司。
HSHCI,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纳入了68支港股医疗股。而在港股18A企业大量上市后,港股医疗已经包含Biotech、CXO、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传统药企等多种类型医疗公司。但整体看,未盈利型、风险偏好较高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所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也与美国XBI有类似之处。
我们跳过个股,看美国和香港生物科技两大指数的走势,可以简单的出几个结论:
1、美股XBI和港股HSHCI走势惊人相似。这个无法用个股基本面来解释,不能说每一波涨跌,都正好是美股biotech和港股biotech正好都一致的经营变好或变差,毕竟不同药企的管线不一样,研发和上市的进展都不同。
2、可能的解释。因为两个市场指数的主要企业都是研发创新+非成熟稳定盈利型企业,都不是传统的PE估值模式,指数内中小市值企业还比较依赖外部融资,那么市场环境风格、融资松紧等很多外部因素对于行业估值定价影响更大,而现在就处于预期低位。
3、未来走势预期:如果仅看港股,大家可能信心不足,毕竟作为15年3000点起步,18年底回撤到3000多点,2022年又回撤到4000点级别,也就是7年内,两次大回调之后,基于22年4000点看复合收益率很低。(当然以21年7月份的高点8400点看,回报率还不错)。如果去看时间尺度更长的美股生物科技指数,2010年大约16点,在21年高点涨幅大约10倍,基本算作是十年十倍级别,然后近半年也出现了50%级别回撤,涨幅变成5倍。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觉得港股指数时间段,看超过10年的时间更长的美股指数,波动特点属于“涨幅大,但回撤也很大”,不管是涨十倍还是涨五倍,都算没少涨,回撤的话,在15年、18年、21年都出现过比较大的回撤,甚至15年/21年的回撤都是50%级别。所以,生物科技指数适合风险偏好比较高,回撤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投资者。
4、长期是否有信心:生物科技行业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变革性技术引领,从小分子靶向药到大分子抗体到现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技术,就是在最近的新冠疫情也催化了RNA技术的快速应用。所以,预期说我自己的XBI/HSHCI指数有信心,不如说我对生物科技行业有信心,不如说我对技术创新驱动的行业供给能力以及人类渴望生命延续的需求更有信心。
备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生物科技指数大幅波动不全是个股经营造成了,那大幅波动的外部因素都有哪些?是否有量化指标?作为风险投资,未来的周期有什么规律?——这可能是我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