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工信部: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3-07 09:46: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工信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原标题:工信部: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智通财经APP获悉,工信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 2025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 100 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以下为原文:

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前 言

车联网是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道路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交融发展,车辆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亟需加快建立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 障体系,为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现有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用于指导相关标准研制。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面向车联网产业安 全需求,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工作顶层设 计,注重与车联网相关标准体系之间的衔接,增加标准有效 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车 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共同推进。紧密对接车联网产业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迫切需求,鼓励整车及关键设备、车联网服务平台、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等产业链各环节、产学研用各方加 强协作,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的研制与实施,不断提升标准的质量效益。

聚焦重点、急用先行。聚焦车联网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重点领域,着力增加基础通用、共性技术、试验方法、典型应用等产业急需标准的有效供给,覆盖车联网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

开放融合、深化合作。结合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车联网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与全球车联网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相关国际标准研制,积极贡献中国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

(三)建设目标

到 2023 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 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 准,完成 50 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

到 2025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 100 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标准体系框架图

包括总体与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 6 个部分,见图 1。

图 1 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图

(二)重点领域及方向

1. 总体与基础共性标准

总体与基础共性标准是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总体性、通用性和指导性标准,包括术语和定义、总体架构、 密码应用等 3 类标准。

术语和定义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主要概念,为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依据支撑。

总体架构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总体架构要求, 明确和界定防护对象、防护方法、防护机制,指导企业体系化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密码应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密码应用通用要求,明确数字证书格式、数字证书应用、设备密码应用等要求。

2. 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标准

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终端和基础 设施等相关网络安全要求,包括车载设备网络安全、车端网络安全、路侧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网络设施与系统安全等 4 类标准。

车载设备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智 能设备和组件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包括汽车网关、电子控制单元、车用安全芯片、车载计算平台等安全标准。

车端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总线架构、系统架构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路侧通信设备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联网路侧设备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网络设施与系统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设施与 系统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3. 网联通信安全标准

网联通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通信网络安全、身份认证等相关安全要求,包括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 2 类标准。

通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蜂窝车联网(C-V2X),以及应用于车联网的蜂窝移动通信(4G/5G)、卫星通信、无线射频识别、车内无线局域网、蓝牙低能耗(BLE)、紫蜂(Zigbee)、超宽带(UWB)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身份认证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数字身份认证相关的证 书应用接口、证书管理系统、安全认证技术及测试方法、关 键部件轻量级认证等技术要求。

4. 数据安全标准

数据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平台、车载应用服务等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包括通用要 求、分类分级、出境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应用数据安全等  5 类标准。

通用要求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可采集和处理的数据类 型、范围、质量、颗粒度等,包括数据最小化采集、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加密传输、数据安全共享等标准。

分类分级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 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的维度、方法、示例等标准,明确重要数据类型和安全保护要求。

数据出境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行业依法依规落实 数据出境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点、评估方法等标准。

个人信息保护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要求,明确用户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场景、规则、技术方法,包括匿名化、去标识化、数据脱敏、 异常行为识别等标准。

应用数据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相关应用所开展的 数据采集和处理使用等活动,包括车联网平台、网约车、车载应用程序等数据安全标准。

5. 应用服务安全标准

应用服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服务平台和应用程 序的安全要求,以及典型业务应用服务场景下的安全要求, 包括平台安全、应用程序安全和服务安全等 3 类标准。

平台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远程升级(OTA)服务平台、边缘计算平台、电动汽车远程信息服务与管理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应用程序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应用程序等安全防 护与检测要求。

服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典型业务服务场景下的 安全要求,包括汽车远程诊断、高级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 服务安全要求。

6. 安全保障与支撑标准

安全保障与支撑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管理与 支撑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和安全能力评估等 3 类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分类与安 全等级划分要求,明确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和方法,提出车联网服务平台、整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相关要求。

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监 测、数据安全监测、应急管理、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安全事件追踪溯源等相关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接口、车联网卡实名登记、车联网业务递交网关(HI)接口等相关规范。

安全能力评估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基础电信企业等安全防护措施部署及安全服务实施,提出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准则、评估实施方法、机构能力认定、道路车辆信息安全工程等相关要求。

三、组织实施

(一加快标准研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指导下,注重与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标准体系的协调和衔接,以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为指导,组织产学研用 各方协同推进标准研制工作。

(二实施动态更新。按照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车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完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为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宣贯实施。充分发挥地方主管部门、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标准的宣标贯标和技术研讨活动,通过培训、咨询、论坛等方式推进标准的宣贯实施。组织开展贯标试点优秀企业和案例的遴选,形成最佳实践,促进标准应用推广。

(四)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等国际标准化活动,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国际标准研制。

本文选编自“工信部官网”,智通财经编辑:秦志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