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目标确定了!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2-03-07 09:06: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目标确定了!)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一度震荡回升至平盘线上下,从后再度走弱。午后,指数继续走低,先后创出日内新低,且将弱势一直持续到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96%、跌1.37%、跌1.55%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5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1019:3546,平均涨幅-1.11%,亏钱效应显现,两市成交额10062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0.39%。北上资金净流入逾4亿。

指数受阻于2月震荡区间上沿后,出现一些调整蓄势实属正常,不过周五的跌幅有些超出预期,这大概与俄乌冲突中的一则消息有关。据美联社报道,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新闻处代表安德烈·图兹对乌克兰当地电视台表示,炮弹直接落入核电站厂区内,造成六台核电机组中的一台起火。消息出来后,VIX恐慌指数一度飙至一年多新高,全球股市也给吓到了。白天日经225指数一度跌3%,MSCI亚太指数跌幅扩大至1%;晚上欧洲斯托克5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都跌超4%。好在随后乌克兰紧急情况部称,扎波罗热核电站并未发生火灾,起火建筑是位于核电站附近的一处演习训练设施。另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已被俄军控制。看来,上周五全球股市的普跌,更多是虚惊一场。

最近几天锐叔在早评中提到,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扰动正逐步淡化,而随着两会的召开,市场主导因素有望转向国内宏观基本面和政策预期上。而周六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观察政策面的重要风向标。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了5.5%左右,这个增速符合之前锐叔的预期,

但高于市场预期的5.0%-5.5%。这个增速目标是在高基数基础上的中高增速,虽然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也是存在挑战性的,这或许也意味着,这一轮稳增长政策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政策力度也会更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了“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可能意味着今年还有降息,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功能”,则可能意味着今年还有降准。

总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清晰明确,“稳增长”决心明显,预计后续政策力度还将持续加大,才能让年内稳增长达到预期效果。这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之前对稳增长持续性的怀疑,有助于市场进一步夯实底部并走出底部。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文教休闲、煤炭、半导体等少数行业逆势飘红,石油、供热供气、矿物制品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多胎概念、病毒防治等相对活跃。

以辅助生殖为代表的多胎概念表现活跃,其中辅助生殖板块指数逆势下涨超3%,板块内中8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驱动上,一方面是资金博弈两会政策预期,锐叔在3月2日的早评中的两会政策预期题材梳理中也曾提示过大家;另一方面,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卫健委和人社部共同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北京医保。对此,锐叔在2月22日的早评中也曾提示过大家关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因此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出台。不过,辅助生殖题材之前已连涨了三天,板块指数近期则涨了近20%,说明已经有部分资金提前进行了潜伏,预期兑现反而可能会带来其获利了结,这个时候就不宜去追高了。

政府工作报告在金融政策方面,提及“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去年12月以来,票据贴现利率在某些阶段大幅下行,并且触及0附近,引发市场对于信贷需求偏弱的担忧,进而对信贷投放以及社融增速的持续性产生质疑。但去年10月以来的社融增速回升、信贷投放改善,最核心的原因是供给驱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扩大新增信贷贷款,实际上意味着政策发力将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目前社融增速依然在上升通道中,传导至有效信贷需求回升可以更加乐观一点。此外,关于金融让利,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当年6月中旬,国常会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为“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2022年则未明确提及让利,银行单边让利要求明显降低,有望降低市场对银行单边让利的担忧,对银行股构成较大的利好。2012-2013年、2015-2017年、2018-2019年、2020-2021年四轮宽信用周期中,银行指数分别实现22.2%、60.1%、29.7%、20.2%的绝对收益,并且除2020-2021年宽信用周期外,均实现了相对收益。展望未来,当前类似2019年宽信用初期,货币政策基调均强调稳杠杆,“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宽信用的核心驱动因素均为基建投资。19年宽信用周期中,银行指数上涨29.7%,实现相对收益17.9%。其中,在宽信用初期,银行指数涨幅明显,累计上涨20.4%。综上所述,锐叔继续看好银行股的投资价值,稳健型投资者也不妨阶段性重点关注一下银行板块。

政府工作报告在房地产政策方面提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端“稳地产”意图明确。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地产对稳增长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地产行业本身的增加值已占7%左右(2021年6.8%),投资活动和消费活动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贡献更是远大于此,还有土地财政和信用载体等衍生功能,宏观经济的稳定必然离不开地产的相对平稳。而从近期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来看,2月百强房企单月累计实现销售金额4635亿元,同比下降46.5%;1-2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金额10484亿元,同比下降43.4%,较1月下降2.7pct;2月市场销售端环比继续下滑,表现不佳。若这样的表现持续下去,显然是极不利于达成今年稳增长的预期目标的,这也意味着房地产下半年要有更明显的边际改善,而且留给宽松进一步优化的时间窗口已经很窄,大概率就在3月至2季度。近期,郑州、菏泽、重庆、赣州等一些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出现一些松绑措施,包括放宽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等,预计后续会有更多地方出台“因城施策”的鼓励措施。总体来看,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行业景气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二季度有望得到扭转,后续板块也存在相应的估值修复机会。从结构上来看,前期高杠杆的企业目前压力难以缓解,目前已经退出产能(出问题企业)占比15%左右,在稳增长背景下产能需要优质企业来填补(行业资产负债表不能大幅萎缩),优质企业份额必然上升。目前土地市场拿地利润率已经高于报表利润率,优质企业的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目前主流优质企业的PB在1倍左右,ROE15%,随着竞争格局改善,份额提升,估值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对于这些优质企业可以适当保持关注。

操作策略:

上周五受外部地缘冲突新的突发传闻的影响,市场出现明显回调。不过,相关传闻已得到澄清,不利影响应得以消除。当前技术上,上证指数、深成指、平均股价指数、创业板指日线MACD已先后站上零轴线,预示大盘整体上有望进入上升波段,同时沪指最近再次运行到2月震荡区间上沿附近,存在突破箱顶从而走出底部的机会。总体来看,外部扰动因素已经逐渐淡化,叠加宏观流动性的阶段性宽松态势及两会继续释放“稳增长”政策预期,市场信心也终将逐步恢复。因此预计大盘后市有望大概率进一步夯实底部并出现一轮阶段性的震荡上升趋势。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