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消费品需求走弱趋势确立,带动出口增速下滑)
来源:金融界
作者:国泰君安证券
出口方面,1-2月份同比增速16.3%(市场预期15.5%,前值20.9%),符合我们在年度展望中提到的,出口动能峰值已过,出口的趋势是回落:
产品方面,消费品走弱明显,中间品和设备类产品仍保持较强韧性。由于前期财政补贴退坡和消费品的“超前消费”,发达国家消费品明显走弱,家电等消费品出口增速下滑明显。但另一方面,由于海外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资本开支预期,中国的钢铁等中间品和汽车、机械等设备类产品仍保持较强韧性,后续将是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分国别来看,欧盟、东盟的出口增速大体保持稳定,对美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速下降明显。中国对欧盟出口维持高位,主要受防疫物资和设备类产品带动。
往后看,我们维持中国出口动能前高后低的判断,全年仍有望保持个位数正增长,中枢在7.4%左右,汽车、机械等设备类产品出口将是结构性亮点。
出口下行斜率方面,预计上半年出口下行斜率较平缓,下半年下行斜率加大。上半年,一方面发达国经济体在本轮疫情冲击后,居民预防性储蓄将逐步释放,对商品消费仍有一定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当前美欧产能利用率和资本开支预期仍处在高位,对上半年中国中间品和设备类出口仍有较强支撑。但下半年,上述两项支撑因素都将边际放缓,预计中国出口增速的下行斜率加大,出口回落速度将明显加快。
进口方面,受国内生产端边际走弱影响,1-2月进口增速下行。1-2月进口增速15.5%(市场预期14.7%,前值19.5%):
产品方面,主要进口产品价涨量跌格局仍在延续,1-2月份主要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明显,但受国内生产走弱影响,原油、铜、铁矿石等多数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增速下降。
从国别来看,中国从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口增速小幅抬升,从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增速下降。
我们认为2022年可以从五大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出口:
出口的量价拆分,可以判断出口增速对实际经济动能的拉动,在全球通胀背景下,出口量价并重的格局可能至少持续至2022年中;
出口份额回落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出口的回落速度,我们认为出口份额的趋势仍是回落,但回落速度和幅度将低于市场预期;
美欧资本开支进度将决定中国设备类产品的出口景气度,预计2022年美欧资本开支将保持高位,设备类产品将是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中美经贸谈判进度将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和市场风险偏好,当前美方指责中方未能完成采购额是中美经贸谈判的最大障碍;
全球疫情反复风险,可能将再次强化中国供给替代逻辑,虽然海外疫情缓解是大趋势,但仍然存在出现新变异株和疫情反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