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有何影响?信达固收:只有当财政将这笔款项支出后才会带来流动性释放

来源:金融界 作者:李一爽 2022-03-09 09:21: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有何影响?信达固收:只有当财政将这笔款项支出后才会带来流动性释放)

来源:金融界

作者: 李一爽

近期央行上缴利润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关注。由于央行的负债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提供的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资产,其负债成本低于其持有的资产收益,这样的期限错配为央行的利润提供了来源。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这也是政府铸币税最直接的体现。

但是,与海外经济体不同,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最重要的科目则是外汇占款,因此央行表示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央行每年将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结汇并进行利润上缴是常规操作。但过去两年为应付疫情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我国对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央行今年的利润上缴主要也是2020年和2021年的累积的利润部分。我们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出发,估计央行每年结余的利润可能达到5000亿;换而言之,如果是将两年的利润上缴,其全部缴存的规模可能也会在万亿左右。

如果央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而过去几年央行只是暂停上缴利润,这样的行为并不影响央行将外汇储备收益的结汇形成结存利润,那么资产端外汇储备收益结汇形成负债端结存利润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央行利润的上缴实际上只是将结存利润变为财政存款,只是负债端科目的变化,这并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冲击。只有当财政将这笔款项支出后才会带来流动性的释放。但这笔款项由于没有经历前期缴税缴款带来的流动性漏出,其在支出后对于银行体系是完全意义上的补充。

但是,考虑央行表示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而财政的支出也存在一个过程,后续每月释放的资金可能不足千亿,因此其对于短期流动性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由于财政将这笔收入支出后,其能够长期停留在银行体系中,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也是一笔长期流动性的补充,从逻辑上与降准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是考虑到降准是根据货币政策整体取向及存款扩张消耗流动性的速度,满足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在当前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未变的背景下,出于支持银行信用扩张的角度看,降准仍然有其独特的意义,未来仍然需要继续观察。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引言

2022年在稳增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财政赤字率从2021年的下降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但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考虑到财政收入的增加,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而在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也明确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00亿元,作为对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这也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9000亿元的来源之一。

而财政部近日也确认了人民银行是上缴单位之一。究竟央行上缴利润的性质是什么,这对于流动性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央行利润上缴财政是国际惯例,本质上是铸币税的体现

从通俗的观点看,市场一直有央行通过印钞发行货币是收取铸币税的说法。但事实上,央行印钞本质上是其负债的扩张,其在资产端也会有相应的科目对应,这可能体现为购买政府债券,也可能体现为对商业银行债权。即便是购买政府债券,这也相当于央行创造信用来为财政融资,并不能体现收取铸币税。

而真正的铸币税就体现在央行的利润上。央行的利润一般是由其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的息差决定的。由于央行的负债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提供的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资产,多数都以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形式存在,前者是无息的,后者的利率水平也是由央行的政策决定,多数经济体都将其作为利率走廊的下限,同样在偏低的位置。早年间,我国央行还发行过央票作为主动负债、对冲外汇占款流入的工具,但后来也后来其淡出市场的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其较高的负债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央行的资产相对期限较长,对于海外发达经济体而言,政府债券一般都是其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央行的资产期限较短、负债期限较长,这种期限结构带来的成本与收益的差别也给央行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央行都是能取得盈利的。而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扩表,也使得其每年的利润大幅上升。而这种资产与负债期限的错配是政府赋予央行金融稳定的职能带来的。因此,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美联储法案》、《日本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法》都有类似的规定。实际上,央行利润就是政府铸币税最直接的体现。

由于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特殊结构 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是央行主要的收益来源

一般而言,海外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端最重要的科目均是政府债券,这主要由于政府债券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基准,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吞吐政府债券来实现。因此,海外央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的利息收益与负债成本之间的息差。

但是,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最重要的科目则是外汇占款。尽管在2014年后,外汇占款的规模有所下降,MLF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使得央行对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大幅扩张。但是外汇占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仍然过半。因此,理论上MLF等政策工具与准备金利率之间利差可以构成央行利润的来源,但从资产结构上看,外汇占款及其背后的外汇储备的收益可能贡献更大。因此,央行也表示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这说明过去每年将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结汇并进行利润上缴也是我国央行的常规操作。但根据财政部的说法,“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我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有关机构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缴的结存利润,这些结存利润应该上缴”。3月6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参加了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也表示,“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这笔资金前年和去年没有使用,为今年留下了政策空间。”因此,央行今年的利润上缴主要也是上缴2020年和2021年的累积的利润部分。

如果按照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2020年我国对外资产的收益超过了1.5万亿人民币,与我国对外资产比较,收益率为2.6%左右,而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约为3.2万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资产的比例约为35%。假设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在2%,那么每年外汇储备经营贡献的收入也将超过4000亿。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主要由近5万亿的MLF、2.8万亿的利率为2.75%的PSL以及近2.5万亿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构成,总规模超过13万亿,假设其平均成本为2.5%,其贡献的利润也会超过3000亿,考虑其他资产的收益,央行每年的收入至少将在8000亿以上。但从负债端来看,总规模超过10万亿的货币发行与5万亿的财政存款央行均是不用付息的,其他20万亿的准备金存款即便全部按照1.62%的法准利率计算,其全部的成本也略高于3000亿。因此,央行每年结余的利润可能会超过5000亿;换而言之,如果是将两年的利润上缴,其全部缴存的规模可能在万亿左右的规模。

央行利润上缴在财政支出后是对于流动性完全的补充

与其他资产不同,外汇占款背后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以外币计价的,但央行资产负债表是本币计价的,外汇占款实际上是央行买卖外汇时投放或回笼的人民币在资产端的记账项,是按照成本法估计的。即便外汇储备在经营过程中获得了收益,价值出现了提升,外汇占款这一科目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相反只有央行对于外汇储备的收益进行结算,在国内外汇市场卖出时,这才会体现为外汇占款的变动。这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也有过说明。

如果央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而过去几年央行只是暂停上缴利润,这样的行为并不影响央行将外汇储备收益的结汇形成结存利润,那么资产端外汇储备收益结汇形成负债端结存利润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央行利润的上缴实际上只是将结存利润变为财政存款,只是负债端科目的变化,这并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冲击。

但是,当财政将这笔收入支出后,这笔资金回到银行体系中,就会使财政存款变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这就会带来流动性的变化。而且,这笔支出与一般的财政存款支出存在差异。由于我国财政是以收定支的,以往任何一笔财政存款的支出都会先有因为缴税或者发债带来的财政存款流入,这也是资金从银行体系的流出。但是由于央行上缴利润带来的财政存款上升并没有前期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出,因此这笔财政存款在支出后对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完全意义上的补充。

考虑利润的上缴接近万亿,如果这笔资金是一次性的支出,这对于流动性的冲击可能是非常大的。但是,考虑央行表示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而财政的支出也存在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在2022年全年延续,后续每月释放的资金可能也不足千亿,这对于流动性的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由于财政将这笔收入支出后,其能够长期停留在银行体系中,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也是一笔长期流动性的补充,从逻辑上与降准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是考虑到降准是根据货币政策整体取向及存款扩张消耗流动性的速度,满足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在当前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未变的背景下,出于支持银行信用扩张的角度看,降准仍然有其独特的意义,未来仍然需要继续观察。

风险因素

政策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报告:《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有何影响?》

报告发布时间:2022年3月9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