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用呼吸机龙头怡和嘉业IPO:增收不增利高速增长难持续,专利纠纷和解已到期)
近日,家用呼吸机龙头怡和嘉业再次更新招股书并回复了深交所的第三轮问询。
业绩增长难持续,2021年增收不增利
据了解,怡和嘉业是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和耗材产品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和高流量湿化氧疗仪等,并为客户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
原本怡和嘉业的产品应用场景主要为家庭,针对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为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以及以慢性阻塞型肺疾病为主的呼吸功能不全患者。
而新冠疫情的蔓延则导致怡和嘉业医用产品收入大幅上升,双水平肺病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和全脸面罩等产品需求量激增,公司医用产品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3.69%,到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提升至15.51%和20.1%。
整体来看,在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怡和嘉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89亿元、2.58亿元、5.6亿元和2.73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7.15万元、3880.24万元、2.28亿元和7117.32万元。
虽然疫情的突发导致怡和嘉业相关产品销量的上升,但长期来看这样突发的高需求是难以为继的,同时由于供需不平衡带来的高利润空间也难以持续。
报告期内,怡和嘉业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7.82%、48.88%、64.87%和48.61%,显然在经过2020年短暂的提升后,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水平就已经恢复到常规水平,并不具有长久的持续性。
据怡和嘉业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8.2%,但市场需求变动导致公司相关产品利润率下降,最终仅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36.07%,同时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减少60.96%。
募投产能将翻倍,呼吸机境内外售价差距大
怡和嘉业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约7.38亿元,其中1.9亿元用于“年产30万台呼吸机及350万套配件”项目,1.57亿元和1.91亿元分别用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医疗设备研发中心项目”,剩余2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占用最多募资金额的项目居然是补充流动资金,深交所在第三轮问询中也对此表示了质疑,要求公司说明相关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事实上,怡和嘉业确实也不缺钱,公司负债率仅为30%左右,2020年以后还曾连续两期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此外,蓝鲸财经也注意到,截至2021年6月末时,怡和嘉业拥有单水平睡眠呼吸机产能、双水平睡眠呼吸机产能和双水平肺病呼吸机产能分别约为5.54万台、1.72万台和5.05万台,合计产能约为12.31万台,即使加上新增医用条线呼吸机产能393台,最终也仅有12.34万台产能。
并且在报告期内,除了2020年各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30%左右之外,2018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4%-90%之间,尚有提升空间,2019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则基本达到饱和,而若募资项目全部投产,公司呼吸机产能则将提升约143.11%,短期内能否完全消化尚且存疑。
另外,怡和嘉业超6成以上收入来自境外经销商销售,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地区,2020年疫情爆发后,由于美国对呼吸机的限制等客观因素,印度替代美国成为公司最主要境外销售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怡和嘉业产品的境内销售却比对外销售有更高的价格。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怡和嘉业披露显示2020年公司家用无创呼吸机境内经销商销售单价为2403.33元,境外销售单价为1532.31元,境内经销商销售单价约为境外经销商销售单价的1.57倍。
相对应2020年家用呼吸机境内经销商毛利率为69.32%,境外经销商毛利率则只有54.29%,怡和嘉业对此解释为相比于高价的双水平肺病呼吸机,境外客户更偏向于性价比更高的单水平睡眠呼吸机,从而导致二者销售均价及利润率的差异。
而除了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地区竞争激烈程度也导致公司产品售价的差异。比如同样的家用呼吸机,怡和嘉业在中国香港的平均销售价格高达5976.98元,在俄罗斯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611.02元,而在美国、印度、土耳其、巴西等销售区域的平均销售价格则不超过1500元。
曾陷专利纠纷,双方和解协议已过期
怡和嘉业显然是国内家用无创呼吸机及通气面罩的龙头企业,据沙利文资料显示,按2020年销售额计算,公司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在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位居全行业第三和第一,同时二者在2020年出口销售的市场份额也均为第一。
但怡和嘉业的相关产品也曾持续陷入专利纠纷,瑞思迈是一家全球性家用呼吸机生产商,其曾与怡和嘉业产生持续多年的专利争夺,虽然最终双方商议和解,但和解协议已经过期,怡和嘉业仍然有再次陷入专利纠纷的可能。
2013年5月及2016年4月,瑞思迈先后向美国南加州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公司和3B公司的呼吸机、面罩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期间,瑞思迈又分别在2013年5月、7月和2016年4月先后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了指称怡和嘉业和经销商3B公司在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竞争行为的调查申请。同时,瑞思迈还在德国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对怡和嘉业提起了相关专利权诉讼。
作为反击,怡和嘉业也针对瑞思迈的部分诉讼专利在美国、德国和中国提起了专利无效程序,并针对瑞思迈侵犯公司专利权在中国提起了侵权诉讼。同时,3B公司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地方法院对瑞思迈提起相关诉讼。
最终在2017年1月时,瑞思迈、怡和嘉业和3B公司达成全球和解,三方均撤销了在各地提起的诉讼和调查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和解协议,三方均不再提起新的专利挑战的有效期仅维持到2021年12月31日,目前时间已过和解有效期,未来是否还会出现新一轮的专利纠纷尚未可知。
不过怡和嘉业也在最新问询回复中提到,涉及专利纠纷的相关产品在产品升级迭代中逐渐被替代,即使瑞思迈重启专利诉讼,对公司现有产品销售的影响也有限。(蓝鲸上市公司 徐晓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