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键时刻积极发声 公募基金不妨多些主动担当)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本周A股市场在多重因素冲击下出现明显波动,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一些公募基金、顶流基金经理及时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和判断,为平复投资者心态、稳定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点赞。
经过长期发展,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6.44万亿元,环比增长11.68%,持股市值占A股比例达7.01%,已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站在公募基金背后的是6亿基金持有人,所以,基金一举一动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行业快速发展让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和净利润媲美许多“专精特新”的实体企业,不少基金经理也自带职业光环,这一切都对基金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值得欣慰的是,在股票市场大幅调整中,一些基金公司没有情绪化,而是通过投入资金自购基金等方式,向基金持有人传递积极信号。
前海开源基金在主题为“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为浮云遮望眼”的一封信中指出,成长股的杀估值反而将提高投资的效率。睿远基金3月16日发布了致持有人的一封信《至暗此刻 不应让恐惧占据内心》,极大地打消了基民长期投资的疑虑。明星基金经理李化松、丘栋荣在市场震荡起伏阶段主动发声,向疑虑重重的投资者解析了市场调整的因与果,李化松强调好股票将在时间中开出玫瑰,丘栋荣明确指出了调整后港股和A股公司基本面风险的降低、估值更加便宜,交易风险降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有望显著提升。这些专业和理性的发声,对稳定市场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本市场天然具有高波动性,在成熟资本市场上,遇到类似情况,除了政府官员出来解释市场状况,回应市场关切,市场上的重量级人物也往往从专业投资的角度发表看法,平复市场情绪。2008年金融危机悲观情绪最强烈的时刻,巴菲特就专门在报纸上撰文,强调“等听到知更鸟的叫声春天可能已过去”,劝告投资者风物长宜放眼量,对市场情绪起到了很大的安抚作用。
无论是从维护投资者关系,还是从肩负社会责任的角度,我们都应该鼓励公募基金公司、顶流基金经理及时发声,这也有利于扩大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虽然有些机构害怕“打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保持沉默的行为不应受到过分苛责,但这样做也可能让它们失去一次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当然,包括基民在内的市场各方也应树立长期投资获利的信心与理念,在市场剧烈变化中不应以短期标准苛求基金,这样才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