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 专家建议我国尽快抢占海洋碳汇“话语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淑贤 2022-03-19 15:5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 专家建议我国尽快抢占海洋碳汇“话语权”)

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已获批设立。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建设海南国际碳交易中心意义重大,“自贸区拥有优良的市场流通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能更好地提供碳市场长期预期,海南先行试点开展国际碳交易,能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示范。”

去年9月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由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证监会海南监管局、外汇局海南省分局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提到,推动设立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突出差异化发展定位,连接全国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

时隔半年,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已获批设立。据悉,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拟注册在三亚。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指出,海南建设国际碳市场,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一环。

“要借助国际碳交易中心,促进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张建红向记者表示,首先应该是标准全球化,需要建立符合全球投资人、碳金融机构和碳交易所互相认可的绿色资产的计量认证标准和交易标准和认证标准,在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我国也应积极争取建立一些可以引领全球的标准;其次是资金交易流通的全球化,未来,我国可以探索建立绿色通道和交易机制,使海外资金能够便捷进入国内的交易所购买中国绿色资产,海南自贸区正好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再次是碳资产发行的全球化,全球性化的交易不仅包括中国的绿色资产,还应能吸引海外的绿色资产到国内交易所挂牌交易,这也是自贸区的优势。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还指出,海南具备丰富的海洋碳汇(蓝碳)资源,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在张建红看来,在国际海洋碳汇研究日新月异、建立全球海洋碳汇规则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海南抢占海洋碳汇国际制高点,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他建议我国尽快抢占海洋碳汇的“话语权”:一是抢占海洋碳汇国际舆论话语权,可以建立海洋碳汇国际论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国际蓝碳项目合作,展示中国低碳发展的大国形象;二是抢占海洋碳汇交易话语权,应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交易规则的海洋碳汇交易模式,为大规模交易积累经验;三是抢占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话语权,要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建设海洋碳汇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基础研究,多出原创性成果,引领“蓝碳”科技创新发展;四是抢占海洋碳汇国际标准话语权,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被国际认可的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引领国际海洋碳汇标准化工作。

此外,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基础支撑平台,碳金融市场的资金汇集作用将为企业转型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促进碳排放总量和能耗增量的双降,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