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昨天的反弹释放了哪些信号?)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二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分别在平盘线上下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偏强。午后,指数经过一段急速拉升之后,继续保持震荡上行态势直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1.46%、涨2.05%、涨2.50%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96家,显示市场情绪较高;个股涨跌比3753:861,平均涨幅1.70%,赚钱效应较强,两市成交额9164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91%。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91亿。
前一天大盘的大跌让人意外,而昨天大盘反弹的力度同样让人意外,这背后反映的当前市场预期的混乱,成交量萎缩同时也说明当前位置杀跌动能并不强,这符合昨天早评中“继续调整的空间并不大”的预计。
支持上市企业发展“12条”出台,是引发昨天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4月11日晚间,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证监会、国资委及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在通知主要涉及到的12条内容中,包括“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稳市场、稳预期举措。这些举措为市场信心回暖再度注入正能量,进一步夯实了“政策底”。
国内疫情升温是导致清明节后大盘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而这方面也出现了积极信号。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数据,2022年4月11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9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2348例,整体确诊人数环比下降,无症状感染者四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疫情拐点的曙光已初现。在这条消息的刺激下,此前受到疫情影响的大消费板块崛起,成为引领昨天反弹的主力军。
此外,4月11日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出现倒挂,为2010年来首次,曾引发市场对外资流出的担忧。但这个担忧在昨天被“证伪”,北上资金反而净流入超91亿,创4月单日流入规模记录。其实市场对于这方面的担忧本来就属于“庸人自扰之”,在周一的早评中,锐叔就曾给大家回顾了沪港通开通至今北上资金流入流出与中美利差的3个月滚动相关系数,平均来看北上资金与10年期、2年期中美利差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均接近0.00,即拉长时间来看中美利差对北上资金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信经过昨天的反弹之后,市场的悲观情绪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不过,目前国内疫情形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昨天提到的“巨无霸”中海油IPO对短期市场资金面的扰动预期犹存,还需等到其正式上市时才会结束。因此,短期市场可能还会不断反复。但国内疫情终将得到全面控制,在政策“稳增长”的大背景下,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市场底”的确立为时不会太远。因此,总体策略上还是应该偏于积极,继续维持逢低加仓和持股待涨为主的策略。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酒店餐饮、旅游、酿酒等涨幅居前,仅房地产行业逆势下挫。题材方面,物流、免税、新零售等较为活跃。
昨天大消费成为引领反弹的主力军,其中,酒店餐饮板块指数大涨近10%,板块内70%的个股涨停或涨超10%;旅游板块指数涨超8%,板块内10只个股涨停;商业连锁板块指数涨近4%,板块内16只个股涨停;消费类题材方面,如免税、新零售、白酒等也有不错表现。驱动上,一是盘前消息面上上海新增无症状数据出现下降,二是4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指出,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对旅行社行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支持旅行社行业纾困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决定,旅行社可全额暂退保证金或暂缓交纳,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3年3月31日。从逻辑上看,大消费的崛起主要是对疫情后的复苏预期,目前带有一定的博弈性质,一是博弈国内疫情能够在五一黄金周前得到全面控制,从而有望迎来一轮报复性的消费需求释放;二是博弈鼓励消费如发放消费券等政策预期。从历次疫情经验来看,疫情过后往往会迎来一波线下消费的复苏。在此我们以2020年以来疫情扰动后的经济与市场修复为锚,来探寻一下未来疫情扰动结束后线下消费复苏的节奏与线索。
线下经济修复路径的基本逻辑与防控政策的放松方向一致,复苏节奏取决于交通的修复,以及消费场景的解封。在线下复苏相关的各类场景中,交运是连接线下场景修复最重要的线索,也直接决定了线下消费的复苏节奏。因此,基于需求的视角,以交运作为标尺,复苏路径遵循:快递→人流,近距离消费场景→远距离消费场景,必选→可选,商旅→娱乐,并在市场层面和行业景气层面都进行了验证。市场层面来看,反弹顺序基本对应消费场景的复苏顺序。由2020年疫情修复各阶段的行业表现可以看到:①在防控转松的过程中,快递、一般零售、餐饮率先反弹,对应最先恢复的线下场景;②随着防控进一步转松,酒店、旅游、影视院线随之反弹,反弹时间相对滞后。行业景气层面,通过疫后复苏率这一指标横向对比各行业复苏进度,验证修复节奏和反弹顺序:1)物流快递最先恢复。物流作为城市物资运送的命脉,是最先恢复的行业。2)交通运输的复苏与距离远近呈正相关。微观结构上,铁路客运恢复快于周转量,验证短途的率先恢复;民航以反映盈利能力的RPK(收入客公里,这一指标的含义就是所有“收入客”乘坐飞机飞行的公里数)来看,RPK修复更强的航空公司领先反弹。3)市内消费场景复苏沿餐饮/一般零售→广告→院线的节奏展开。餐饮外卖、零售商超等是最先恢复的消费场景,广告的复苏依赖于线下实体消费,复苏进度略慢于餐饮和零售。结构上,具有必选属性的超市反弹领先于百货。4)影院是修复最慢的市内消费场景。影院由于其密闭营业场所的特殊性,历次疫后解封都是相对靠后的,因而修复进程也都偏慢。5)酒店、旅游复苏慢于餐饮零售,商旅快于休闲旅游。铁路民航的修复晚于市内交通,与之对应的酒店和旅游等消费场景也晚于市内修复。节奏上,旅游的复苏慢于酒店,反映的是旅游慢于商旅的修复。以上消费各领域的复苏节奏,可以作为我们在各时点选择重点关注的消费领域的一个参考。而按照前述线下经济修复路径,物流快递是最先恢复的领域,昨天仓储物流板块指数在K线上也呈现反包态势,可作为短期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今天,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迎来4周年。另外,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将于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另据央广网报道,海南自由贸易港2022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4月11日在海口举行,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额突破130亿元。目前,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自贸港建设进入加速期。而据海南日报,从“首单”“首票”“首辆”到“多单”“多票”“多辆”,“零关税”进口商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关键核心政策红利逐渐深度释放,惠及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喜欢短线题材的朋友,可以适当关注一下海南自贸概念,而结合海南省地理气候特征和政策导向,建议重点关注旅游消费服务、基建、高新技术等几个方向。(1)旅游消费服务方面,关注“旅游+购物”、“旅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旅游消费发展方向,以及海口、万宁、三亚等重点城市,尤其注意鼓励发展沙滩、赛马运动,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等新变化;(2)基建方面,从国务院和海南省的规划来看,机场、港口、公路,以及光纤通信网络、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将进一步推进,海南省基建空间可期;(3)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海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空间较大,政策支持也逐步明朗,重点关注海洋科技、现代农业、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战略创新。
操作策略:
受利好驱动,周二大盘强势反弹,迅速止住了此前的颓势。经过昨天的反弹之后,市场的悲观情绪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短期市场可能还会不断反复。结合历史上“政策底”和“市场底”要么同步,要么位置相差不远,以及3000点附近对应的应该就是大盘的合理估值底部,预计继续调整的空间并不大。而拉长时间来看,后期随着美联储货币紧缩逐步明朗,以及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再加上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市场底”的最终确立为时不会太远。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