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降准”低于预期,后市如何演绎?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2-04-18 08:57: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降准”低于预期,后市如何演绎?)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保持在平盘线下弱势震荡,创业板指相对更弱。午后,指数稍有起色,但先后翻红之后,由于资金介入欲望较低,尾盘阶段再度回落。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45%、跌0.56%、跌0.24%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只有38家,跌停股则高达34家,显示市场情绪低迷;个股涨跌比1009:3612,平均涨幅-1.70%,亏钱效应线显现,两市成交额9112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4.73%。北上资金继续暂停。

在上周五的早评中,锐叔曾提到,降准可能短期提振作用有限,维持震荡格局的可能性较大。加上周五MLF调降预期落空,所以市场未能延续周四的反弹而出现回落实属正常。而周五盘后,降准如期落地:央行决定于4月2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对于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降低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不过,由于整体降准幅度低于预期的0.50个百分点(历史上最小降准幅度),因此在消息公布后,作为A股先行指标的A50期指跌了0.6%,预示着今天A股还有调整压力。

降准幅度之所以低于预期,用事后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的话来说就是: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换句话说就是,整个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并没有对银行的信用创造形成约束,真正压制银行扩大信用的因素是需求,就如上周四锐叔在早评中提到的那样,当前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又是受地产和疫情的拖累,形成“水有,但缺面”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光“放水”是没用的,关键还是靠后续财政政策刺激投资、房地产调控政策松绑、疫情得到控制等一系列需求的修复和释放,形成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局面,这种局面一定会形成但需要时间,且首先要将疫情控制住,才能有助于其它需求的复苏。

因此,短期来看,市场应该还是以震荡为主,既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去。但拉长时间来看,疫情一旦得到控制,经济就有望开始复苏。而按照以往“市场底”通常处于“政策底”和“经济底”之间的规律,“市场底”就有望在经济明确复苏之前确立。而在当前“磨底”阶段,还是那句话,既要保持一定耐心,也要对后市充满信心。操作上不宜追高,但遇调整则可积极低吸,提前布局做好后期“市场底”确立的准备。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仅银行、电力、食品饮料等极少数行业逆势飘红,仓储物流、传媒娱乐、建筑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业绩增长、汽车零部件较为活跃。

食品饮料是最近表现较强的行业,板块指数已经5连阳,而且继周四大涨之后,周五继续成为市场当中少有的几个还能收涨的行业。驱动上,4月13日国常会部署促消费,显示继“拉基建、稳地产”之后,政策开始发力促消费来稳增长。在上周三的早评中,锐叔曾提到线下消费疫后复苏的顺序应该遵循:快递→人流、近距离消费场景→远距离消费场景、必选→可选、商旅→娱乐的规律。而从2020年疫情修复各阶段的行业表现中也可以看到,在防控转松的过程中,快递、一般零售、餐饮率先反弹,对应最先恢复的线下场景。因此最近与快递相关的仓储物流板块,以及与餐饮相关的食品饮料板块先后出现行情,正是体现出资金正在对这一复苏规律进行预期投资,因此阶段性对疫后修复机会的关注重点可以继续放在它们身上。而就食品饮料板块来说,如果疫情能在近期得到控制,未来一个阶段有点类似于2020年的二季度。而回顾2020年,4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活动开始恢复,餐饮消费需求回补,如卤制品门店恢复经营,2020年二季度实现35.7%的涨幅;啤酒板块伴随消费旺季到来和餐饮恢复,实现46.2%的涨幅;调味品板块B端餐饮开始恢复,C端经过库存消化,进入补库存阶段,板块实现24.8%的涨幅;其他板块也陆续有补偿性消费,皆实现较大涨幅。由此可见,当前恐怕就是提前布局食品饮料板块疫后修复行情的时机,标的方面,应优先关注必选龙头标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可选优质龙头。此外,多谈一下其中的啤酒板块。啤酒板块是2020年二季度涨得最好的食品饮料子板块。而相比2020年,本次疫情临近啤酒旺季,今年啤酒行业高端化加速升级下行业性提价潮来临。若疫情于4月管控较好、全国范围逐步放松,5月消费旺季正常开展,预计疫情对啤酒企业全年销售影响有限,因此啤酒行业有望成为疫情好转后率先受益的行业之一。

最近关于汽车产业链停工停产的消息比较多,比如上周五盘前,华为余承东就表示:如不能及时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真实反映了产业界的担忧。盘后乘联会相关人士也委婉地表示“产销压力确实很大”。上述消息一度导致新能源车等汽车相关板块的盘中杀跌。上海、广东、吉林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区,2020年三个地区汽车产量为84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产量33%。上市企业层面,自主零部件企业约有23家在疫情影响地区,其中上海地区17家、长春地区4家、广州地区2家。疫情影响地区外资零部件企业有21家,包含bosch、yazaki、denso、JTEKT、采埃孚、magna、弗吉亚等,配套客户设计大众、通用、福特、上汽、一汽、丰田、奔驰、宝马等。而从3月疫情以来,汽车产业链就一直在杀预期,面临宏观经济需求降低和产业链停产两大利空,核心整车、零部件企业仅3月以来跌幅就普遍在20%以上,多数估值已经跌到20倍左右。但是从产业链最新动态来看,现在吉林等地已经清零,一汽已经复工,蔚来合肥工厂也已经复工,核心就是上海及周边地区,所以现在已经是产业基本面最悲观的时候,很难再差了,而一旦上海也宣布复工,那必然驱动汽车产业链迎来估值修复。此外,工信部4月11日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和解决困难问题,各地有序复工。也正是在复工预期下,下午汽车类板块出现逆转翻红,并有7只汽车零部件个股封上涨停,显示有部分资金已在提前抢跑了。周末消息面上,4月16日晚间,上海市经信委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提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此外,另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将于4月18日即今天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预计在复工复产的预期下,汽车零部件板块存在一定的反弹机会,大家短线上可以适当关注一下。

操作策略:

受MLF调降预期落空等因素影响,上周五市场未能延续反弹而出现回落。盘后降准如期落地但幅度低于预期,加上目前还有疫情等压制因素,大概率还会暂时维持震荡格局。而疫情等压制因素的消除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对于现阶段的震荡,其性质并不是下跌中继式的震荡,而是属于底部的震荡。拉长时间来看,后期随着美联储货币紧缩逐步明朗,以及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再加上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市场底”的最终确立为时不会太远。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汽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