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抗疫特写|守望小区日与夜,离乡半载久难归)
4月2日,凌晨2点,急促的电话铃声、手机屏幕微弱的光线,打破上海西岸名轩小区的宁静。
忙碌一天,刚刚躺下的黄欣辗转中转头睡下。铃声还在继续。四分钟后,黄欣忽然惊醒,抓起手机按下接通,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我老婆预产期好像提前了,肚子疼,能不能赶紧帮我们安排个车去医院!”
黄欣一下子从地铺上坐起来,拍醒还在睡梦中的同事,打电话联系居委。
“临时调救护车肯定调不出来,太慢了。”情况紧急,居委建议黄欣打110联系警察。
联系警察之际,物业中心的员工分成几队。
“你们先去把地库和小区出口的障碍物移开!”
“你去安排一辆私家车!”
“你去接应业主和孕妇!”
凌晨2:56,业主和妻子坐上车,在警车的带领下,在上海寂静的夜色中,奔向医院和希望。
等到业主和孕妇顺利入院,物业中心的员工才得以喘息。
早上8:26,业主顺利生产,是个男娃,6斤7两,母子平安。接到消息,黄欣说,这是他们在封控期迎来的第一个小生命,也是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温度:封闭空间内相互理解
黄欣是上海保利西岸名轩项目的一名楼栋管家,李月红团队的一员。小区封控后,李月红团队共56个人要负责小区320户共860人的核酸检测准备、垃圾收集、配药、发放物资等一系列工作。
“在封控前,我们对项目的特殊人群进行了排查,像是孕妇、独居老人、残疾人、基础病人,都有一个详细的名单。小区一共有三个孕妇。”项目经理李月红说,这使得团队在碰到孕妇生产等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响应。
第一个新生儿出生8天后,西岸名轩迎来了封控期第二个新生儿,是个女孩。
封控环境下,物业人员承接了大量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工作,每个人的身体几乎都被逼至极限。
连日工作下,疲惫将食欲吞噬。但在接到报喜的那天晚上,李月红激动得吃了两份饭。
物业团队的恪尽职守,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每天忙碌过后,李月红总和同事在办公室的地铺上回想起这些天的温暖时刻。
“前两天收到一碗业主手工包的饺子,我们二十多个人,一人一个分了这碗饺子。”李月红说,这是他们那段时间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还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我无意间说到有的安防小哥已经7天没换过内裤了。第二天就收到了业主捐赠的物资,我们数了数一共28种,像是剃须刀、内衣裤、袜子、卫生巾,洗漱用品甚至是女孩子用的护肤品都有。”这样的理解和互相帮助,就像灰暗日子里的光,点亮了李月红和团队的天空。
口罩、防护服、两米安全距离、紧闭的家门……物理和空间或许将人们区隔,但一碗热乎的饺子、一包包业主捐赠的物资、眼神中闪烁的光亮、业主群的一声声感谢……又让人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坚守:总有人需要逆行
“今天疾控中心的人要去我家做末端消杀和环境采样,我们走得急,一些贵重物品没有收起来,很多东西也没盖好,能麻烦你跟他们一起进屋吗?”4月6日早上7:50,李月红接到正在方舱隔离的业主的电话。
“好,没问题!”李月红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并向住户要了开门密码。
同事听说了李月红要陪同消杀后劝说她,“听说这次疫情的传染性非常强,你真的要去吗?”
李月红想着,既然已经答应了业主,就要做到。
像往常一样,这一天李月红和同事忙着组织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将一车又一车团购物资整理好后挨家挨户送到门口、帮助业主联系买药……直到下午五点多,李月红和同事蔡丽莉等来了疾控中心员工。
上楼前,两人在防护服的袖口和裤脚处小心翼翼地缠了几圈透明胶带,陪同工作人员来到了业主家门前。
“你要进去?这户7例阳性,空气中肯定有不少病毒。”正要开门时,疾控中心员工在门前诧异地问道。
听到这里,李月红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回答说,“没关系,业主委托我们一起进去。”
随着密码锁开启声响起——门开了。李月红和蔡丽莉紧跟着疾控中心员工踏进了房门,一边录视频发给业主,“告诉业主我们已经陪同进去了,让他们放心。”
“从三月初我们进阳性患者家中做末端消杀以来,没有一家物业公司来陪同,你们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疾控中心人员在消杀时有些感慨。
消杀和环境采样完,李月红和蔡丽莉在楼下往防护服里三层外三层“淋”上消毒药水后,又往衣服上喷了消毒药水,纯色的衣服裤子在化学药剂的侵蚀下变成了花色。
收到三段小视频后,业主的一声“谢谢”,让她们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静止”的上海,一线的物业人员就像守望者,维系着小区的运转。
因为小区有两户出现阳性病例,垃圾需要特殊处理。为防止交叉感染,物业中心采取了最高等级的防疫措施,李月红和15个安防、9个保洁每两天就要从14层楼把垃圾扛到一楼。
“我们这边的客服管家都是大学生,年纪也不大,听说小区两户家庭有阳性病例后还是蛮担心的,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我感觉他们有点害怕。所以刚开始我承担了阳性楼栋的垃圾收集工作,后面因为有些大件物品我搬不动,就有不少安防人员主动要求帮忙。”封控以来,李月红带头接手了为阳性楼栋收集垃圾、发放抗原试剂和物资的工作。
正是在物业团队和基层干部的尽职和坚守下,西岸名轩自4月4日通报最后一例阳性病例后,每天维持“零增长”。
割舍:离家半年
“封控以来,电话铃声就没停过。”李月红随身携带的两部手机就像不定时的警报一样,“有时候晚上十一点多,有时候早上五点多,居委打电话给我们下通知,让我们做好第二天或今天的工作准备。业主出现困难也随时可能给我们打电话。”
每天精神紧绷、生怕错过业主和居委会电话的李月红,还是错过了不少“重要”电话。
“上海每天新增病例那么多,你的电话一直打不通,视频也不接,我们特别担心你。你哪怕回一个电话也好啊。”4月8日晚上,李月红接通了这些天来和妈妈的第一个电话。
说起这通电话,李月红声音有些哽咽,“很多次爸妈给我打电话我都在忙,发物资、收垃圾,或者接业主的电话。等我忙好的时候一下子又有其他的事,忘记给家里回电话。”
李月红的父母和孩子在河南驻马店新蔡——一个离她工作的小区约800公里的县城,车程约11个小时。
上海没有确诊病例时,李月红每个月都回一次新蔡和父母孩子相聚,互相倾诉这一个月的琐碎日常,听儿子说一说学校的事。
2020年下半年开始,李月红总在一个近五百人的驻马店老乡群里拼车,“这个车便宜方便,拼够两到三个人也安全。”为了能多点时间陪父母和孩子,她都是拼晚上出发的车,“下班就走,天亮正好到家。”
11个小时的车程后,周六早上,李月红带着给家人买的礼物抵达家中,“儿子喜欢早上睁眼就看到礼物,回去后再陪他买惊喜感没这么多。”
周六和周日上午这一天半时间,是她每个月仅有的能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光。周日中午吃过午饭,又到了分别的时候。李月红送孩子回到学校后,再次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并期待着下个月的某个周五。
这是李月红每个月的“固定安排”。但疫情反复下,她离家11个小时的距离被无限拉长——上一次和家人相聚,还是在去年国庆假期,距今整整半年。
自2015年保利西岸项目还在施工时,李月红就加入了保利物业。近7年来,她从最初的保利西岸保洁主管,做到了现在的项目经理。
和项目共同成长的7年,也是李月红无奈远离父母和儿子生活的7年。
疫情以来的三个春节,李月红缺席了两次家里的团圆饭,唯一一次在家过年的2020年春节,李月红只在家待了4天就匆匆回到了上海——赶在疫情封路前最后一天,回到了她服务了5年的小区。
若没有上海这一轮疫情,今年3月的某个周六,李月红会陪儿子逛街买衣服。
“儿子16岁了,正在读初三,身体长得特别快,也正在叛逆期。本来答应了他陪他去买衣服,但是上海确诊病例多了,我怕回去影响到他和学校,就没回去。”李月红带着哭腔说道,“每次我妈打电话都让我多回去陪陪孩子。”
4月14日晚上,李月红的儿子正在微信视频里向她展示新买的鞋,并问道,“妈妈,6月我中考前你能回来吗?”
李月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怕再一次让儿子希望落空。
疫情让上海居民错过了阳春,但忙碌在一线的物业人员和所有人都还在盼着上海的春天,和远方的家。
随着小区划转为管控区并有望于近日解封,希望正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