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稳增长的三板斧体现在基建、地产与平台经济)
来源:金融界
作者:国泰君安证券
【宏观】重拾信心的第一步
会议对于当前经济环境的定调非常谨慎,对于后续不确定性的担忧提升。对国内面临的增长挑战、就业压力以及通胀风险都做出了明确指向,并且表态“努力实现全年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推动政策升温的大背景。
防疫形势,“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平衡。但在本轮疫情的特性下,动态清零依然是首位原则,这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根本保障,而做进一步局部优化和统筹考虑是伴随疫情形势变化的弹性空间。没有修复前提,就没有弹性空间。面对防疫冲击,保物流、保产业链供应链是衍生出来的首要任务。
稳增长的三板斧体现在基建、地产与平台经济。
稳增长大方向依然是投资发力为主,特别是基建领域。通稿中有关全力、全面的表述,全部集中在基建投资领域。叠加近期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表态,基建投资在长短期意义都获得显著提升。稳增长第一板斧——基建投资的空间和持续性面临提升;
对于房地产,后续房企现金流压力和债务风险显著减小,因城施策角度的政策趋松会进入到新的加速期。对于地产政策我们持积极态度,但对于基本面运行我们认为仍需观察,稳增长第二板斧——地产2022年更多是一个要兜住底的状态;
对于平台经济,会议从大方向上明确了定位,后续会在监管的大背景上,做部分领域的纠偏和支持工作。稳增长第三板斧,对于营商环境预期、就业压力都将有一定改善。
财政货币政策的表态上,会议核心体现保主体的含义。退税减税、结构性货币政策共同纾困帮扶中小微企业。此外,会议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后续针对需求端的刺激政策,我们认为会在财政和货币角度有进一步的加码。
会议的专项内容提及编制《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这对于中长期的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双循环视角、区域功能定位明晰之后背景下,对中国人口质量、地区发展具有长期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对于当前形势走向定调清晰,充分释放稳定信号,在政策方向、力度和执行三个角度都做了进一步明确。后续政策在力度量级的顺序上体现为:防疫情、保物流、推基建、松地产、促消费。政策信号已经释放出足够空间,重拾信心的第一步已经迈开,后续需要关注政策响应速度和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