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穆迪:美联储加息,经济能实现软着陆吗?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2-05-11 11:02: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穆迪:美联储加息,经济能实现软着陆吗?)

目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下称FOMC)提前加息的工作已经开始,穆迪认为这不会是央行最后一次大举加息,因为它是落后于通胀的。

与市场预期一致,FOMC本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了50个基点到0.75%-1%,这也是自2000年5月以来首次加息50个基点。

FOMC的会后声明与之前也有一些变化,突出的是美联储决策者高度关注通胀风险的说法——一种鹰派立场。通胀风险有很多,包括俄乌冲突及其对能源和食品价格的影响,以及紧张的美国劳动力市场。

FOMC还宣布从6月1日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最初的速度是每月475亿美元,但三个月后将增至95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9月份的上涨将是突然的。

最初,美国国债的缩减金额为3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缩减金额为175亿美元。美联储有大量国债将在未来几个月到期,这让其有机会更积极地削减余额。

如果美联储坚持目前的计划,其资产负债表今年将减少约5200亿美元。这听起来可能很多,但资产负债表仍然很大,约占名义GDP的37%。在大流行之前,它还不到名义GDP的20%,而且这还是没有提到MBS的销售的情况下。

穆迪在4月份的基线中明显改变了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但5月份可能需要再次改变。目前预计第四季度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平均为2.1%,而3月份的基线为0.9%。

FOMC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每次上调50个基点,从而较基线更快的将利率提高到2%。最终联邦基金利率(即本周期利率峰值)目前为2.75%,比3月份基线高30个基点,将比3月份基线早近一年达到。

一、鲍威尔是乐观的

随着美联储提前加息,关于软着陆的争论将愈演愈烈。历史表明,软着陆的可能性很低,因为过去14次加息周期中有11次在两年内出现衰退,这78%的硬着陆概率超过了穆迪的衰退概率阈值三分之二。

然而,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仅仅因为美联储紧缩周期之后出现衰退并不意味着央行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在过去三个紧缩周期中,美联储都不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经济能够应对货币政策收紧表示乐观。他承认通货膨胀正在伤害消费者,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在他身上停止。

他表示,美联储可以加息避免经济衰退。同时他指出,FOMC都普遍支持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每次加息50个基点。除非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或金融市场状况进一步大幅收紧,否则这可能需要成为基线假设。

二、软着陆的概率有多大呢?

希望美联储能够实现软着陆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和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

家庭还本付息率和财务负债率较低,总的来说,消费者拥有2.6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随着经济因美联储激进的紧缩周期而走软,这可能有助于缓冲消费者支出。在过去的紧缩周期中,消费者并没有这么多缓冲。

因此,随着美联储加息的同时失业率上升,对支出的冲击可能会比过去小。这并不能确保软着陆,但确实增加了其可能性。

考虑到私营部门的财务平衡(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差额加上统计差异占名义GDP的比例)最近有所下降,与上一次扩张相一致,但低于大衰退前上一次扩张的水平。

这一评估看起来似乎是乐观的,然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差异,这是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中的官方调整因素,可确保衡量GDP的收入和支出方法之间的平等。它目前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

私人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距仍高于大流行前的趋势。这可能有助于美联储实现软着陆。

另一个原因是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幻觉。家庭往往认为他们的收入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际的,这就是所谓的货币错觉。这也可能适用于金融市场状况。

尽管美联储将大幅加息,但实际利率仍为负值。即使联邦基金期货是正确的,且本周期的最终联邦基金利率为2.7%,在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指标的假设下,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仍将为负值。

在过去几次衰退之前,实际联邦基金利率都是正值。然而,就衰退风险而言,这可能是一个好坏参半的问题。在实际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认为有必要采取比预期更多的紧缩措施,以实现抑制通胀所需的金融市场条件。

穆迪的模型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设定为32%,但金融市场投入并未针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在创建该模型时,通货膨胀率很低,而且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位。

然而,如果根据通胀调整金融市场投入,包括收益率曲线、联邦基金利率和均衡联邦基金利率,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概率将减半。

有很多理由担心美联储无法实现软着陆,但也有理由相信它可以实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