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销量下滑、原奶涨价,恒天然利润同比下降1.34亿新西兰元)
5月26日,恒天然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的最新情况。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前九个月,恒天然的产品销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原奶收购量减少,以及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对需求端造成短期冲击的事件,如中国多地因疫情出现静态管理的情况、斯里兰卡经济危机以及俄乌冲突。具体来看,恒天然集团调整后息税前总利润为8.25亿新西兰元,下降了1.34亿新西兰元。这反映出销售量的下降、原奶价格一路高企对利润率的持续压缩、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斯里兰卡卢比的急速贬值。
在谈到恒天然的业绩表现时,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尽管市场受到严重干扰,但集团仍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原奶价格,并取得了稳定的收益。
“作为出口企业,我们经营的许多市场都可能遭受到突然的冲击,这会影响到我们的销售产品、销售地点及销售时间。现在我们在多个市场同时受到了数个事件的影响。我们正在积极应对由新冠疫情和宏观经济事件引发的各种挑战。然而,愈演愈烈的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持续的供应链中断、以及日益增长的通胀压力都让问题变得越发复杂。”Hurrell表示。
在大中华区,原料业务持续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长。然而,迫于原奶价格高企带来的利润压力,尤其是餐饮服务业务利润大幅缩水,以及多地因疫情出现静态管理的情况,导致大中华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下降了17%至3.17亿新西兰元。同时,Hurrel预计:“静态管理的措施所造成的影响还将波及我们第四季度的业绩。”
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表示:“大中华区原料业务在FY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依然稳健,高附加值原料销售的持续发力贡献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干酪、乳蛋白、益生菌等原料销售涨势喜人。”
为防控奥密克戎新冠疫情的蔓延,4月初上海关闭了所有餐馆与食品门店,仅有少数几家超市仍在运营。虽然目前静态管理措施已逐步开始放宽,但许多餐饮门店仍处于歇业状态。与此同时,中国其他一些城市也处于疫情管控中,这对恒天然大中华区的业务带来一定影响。
周德汉表示:“疫情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的挑战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市场,并反映在我们恒天然安佳专业餐饮服务业务大中华区本财年三季度的产品销量上,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但是,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业务。在经销商侧,团队通过提供直播实操辅导、线上产品培训等方法,提高他们的产品转售能力。与此同时,团队还积极帮助客户探索线上业务,开拓包括抖音、淘宝直播等在内的互联网售卖渠道,全方位触达终端消费者。”
面临国内疫情反复和国际供应链持续紧张的双重压力,恒天然战略客户部始终与客户紧密合作,通过跨地区跨部门协作,通力保障战略客户的供应和流转,在重点芝士品类上不但做到保份额供应,更因为客户的认可,达成了更高份额的长期战略合作意向。
恒天然消费品牌业务则在第三季度把握市场对健康营养产品迅速增长的需求,重点聚焦佐餐乳品、中老年奶粉等品类的差异化创新,同时在疫情影响下,团队更是创新地转向社区进行销售,通过灵活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多元化渠道持续增加业务盈利能力。周德汉表示:“在第三季度上海封控期间,团队通过团购的形式,服务了超过1300个社区。同时团队不断优化业务架构以更好地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和粘性。”
对于未来发展情况,Hurrell表示:“集团一向注重财务管理,因此有能力应对近期诸多事件的影响。本季度我们已签购了95%以上的原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让我们有能力持有更多库存,以应对需求端和销售情况受到的短期冲击。而由于原奶价格走高,我们的库存价值也在提升。库存量和库存价值同时提高,意味着我们的流动资金及债务,较往年同期正常水平都要更高。我们希望可以在今年之内逐步抵消掉新增的债务部分。”
谈及下半年的情况时,Hurrell表示:“集团将维持其每股收益0.25-0.35新西兰元的预期。 虽然第四季度有利的价格关系对盈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我们预计由于较高的原奶价格加上我们业务的正常季节性特征,我们的利润率还将继续承压。"